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让听成为习惯》课堂感想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优...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论文《让听成为习惯》课堂感想

2016-10-28 收藏

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离不开交流,交流离不开倾听。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常听老师们抱怨:“唉,那些孩子一点也不怕我,一节课下来我的嗓子都吼破了。”“那些孩子一点也不听话,他们根本就不爱听讲,我讲我的,他们做他们的。” “他们很活跃,有兴趣时就不听指挥了,控制不住课堂……”我觉得这些现象里包含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嗓子吼破”、“孩子不听讲”、“课堂活而乱”……是怎么造成的呢?如今的课堂,提倡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一位教师都努力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孩子们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但在活跃的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地有意义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做到活跃而不失有序。“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该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呢?

一、 关注倾听的目的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倾听。

(一)、让学生明确倾听的目的。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表现欲望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有些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或是不够专心。因此,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是一种目标,听也是一种尊重。老师喜欢积极发言的同学,更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学会的倾听别人发言的同学才是最聪明的。还会经常向学生提出一些这样的问题:“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还有别的方法吗?”“哪种方法更简便?”等问题。有一次,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单数,但不是1和9,也不是3和7,十位上的数比个位的数多3,这个数是几?有的学生还没听完题目,就急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我就亲切地说:“看哪个小朋友最善于听别人的发言”。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能使“热闹”的课堂立即平静下来。而对那些听头不听尾、听听玩玩的同学,可给他们来一个措手不及的“绣球”,请他说说听到了什么,或叫他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用五角星激励的方法,表扬专心听的个人和小组。让学生养成专心的好习惯。

(二)、让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

要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习惯,除了让学生想听外,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怎么去听。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学生,针对实际,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会听:(1)听明白。(2)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3)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而是带着问题去听,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如:在教学“平移”时,我让同学们说出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有一个同学说出 “车轮转动”是平移,就有许多同学立刻反对。这时我让其他同学都带着“车轮转动为什么不是平移现象”这个问题来倾听这个同学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都认真听取这个 同学的看法,最后还有同学站起来作了补充说明。这样,在学生倾听过程中,提出“听他说的对不对,有道理吗?”“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不同的意见?”等,让学生在学会倾听的同时,再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励学生学会倾听。

二、关注教学语言——使学生善于倾听

俄罗斯就有这样一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所以,数学课堂也需要善用教学语言,只有教师使用令人回味的、激情的语言,课堂气氛才不会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在数学课堂教学时的语言就要尽量的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听、爱听。怎样的语言才会使学生爱听呢?首先,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简洁性。低年级学生听的能力还是比较差,喜欢听说短句,不喜欢听长句,再加上数学的语言的本身激趣性很少,所以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要注意科学性、针对性、简洁性,让学生听的时间尽量地缩短,听的有效些。其次,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低年级学生喜欢听具体的、形象的语言,如在教学情景图时让情景具有故事情节。教学其他内容时要尽可能多使用书本中提供的“淘气”、“笑笑”、“机玲狗”、“智慧老人”等作为事件的主体。其三,教学语言要具有激励性。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更何况是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常用“真棒”、“好样的”、“不错”、“真聪明”等语言,对学生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教师的语言就会像蜜糖一样,紧紧黏住学生。

三、关注教学情境设计——使学生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根据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 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因为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适当地把故事法、游戏法、操作法、直观法、谜语法、尝试法、质疑设问等方法引进课堂,使学生在动态中学习,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这样的课堂充满了吸引力,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例如,我在教学“认钟表”时,首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同时也激起了学习“认钟表”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大得多、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这一课时,我和学生玩起猜数游戏:老师手心里写了一个数,首先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数我们认识(100以内的数),谁来猜一猜它可能是几。学生每猜一次,我都提示性的告诉他大得多(或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学生每次都能根据我提供的信息很快的猜中我手心里的那个数。而且兴趣极高,猜了一回还想再猜一回,有的同学甚至还要求我这有节课一直进行这 个游戏。当时我记得随便叫一位同学都能回答得很出色。是啊!如果根据知识的要求,能变着样来吸引学生,那自是上策。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每节课都能有意识的进行训练,使学生有效的听讲,就一定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的习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了这个目的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