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优秀数学教学论文《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整合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范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优秀数学教学论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优秀数...

小学优秀数学教学论文《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整合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范文

2016-10-28 收藏

小学优秀数学教学论文《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整合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范文

摘要: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已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它声情并茂、色彩鲜艳,能够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它有助于学生丰富想象力,更好地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它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化抽象为直观知识形成拓展知识

数学新课标提出:“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它声情并茂、色彩鲜艳,能够化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它有助于学生丰富想象力,更好地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数学老师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就如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作了以下尝试:

一、使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学生好奇心强,要想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教师能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学习情感,创设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过程,使他们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处在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状态。

对于学生来说,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就能很好的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二册“统计”时,在导入部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学校开了一个联欢会,可热闹了,有的小朋友在唱歌,有的小朋友在跳舞,学校为了办好这次联欢会买了好多的水果,准备分给所有的小朋友,可是到了最后,有的水果还剩很多,有的水果却已经没有了,于是,有些小朋友不开心了。动画型的故事情节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通过刚才的故事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会有小朋友不开心呢?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都开心吗?组织学生讨论,从而揭示课题,生动形象的信息刺激着学生的感官,把学生带入趣味性故事情境中,引发学生想象。

二、使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生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

采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图像演示,借助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显示出来,而且其突出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 “建构”。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多媒体课件还能把复杂信息分解为简单的连续信息,以利于学生对复杂信息的识别。如:在《圆的画法》的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察一条线段绕一个端点(定点)顺时针旋转,直至另一端点扫出一个圆,让学生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接下来,将画圆的步骤分解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 “画圆”的完整信息。这样,学生就会牢牢记住画圆的每一个步骤和要领。借助多媒体课件还能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从而使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三、使用信息技术,动态展示过程,揭示知识形成过程。

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转化等方法实现的,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能够使学生体会转化这种数学思考方法,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作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动手将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想办法剪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待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纸剪拼成长方形后,教师用多媒体将剪拼的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并将剪拼前后的两个图形同时保留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对比剪拼前后的两个图形,发现它们面积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引导学生利用转化、代换等数学思考方法,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

四、使用信息技术,拓展知识,使练习设计多样化。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例如,在学习图形计算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事先教师制件了多样的练习,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由选择题型进行练习,有选择、判断题,也有利用鼠标拖进行的按要求移动练习,并且可以在完成之后点击检测,计算机可以自动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全班同学一起校对时,更能将学生的想法直观地显示在每台计算机上。教师可将交流学生的计算机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选择它显示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由这个学生拖动鼠标来显示移动过程。在练习巩固中,由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省去了板书和擦试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一种有益的变革,对于所有小学数学教师而言,是一种正在探究的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课程整合的深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整合的方法,努力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