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试谈农村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优秀范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试谈...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试谈农村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优秀范文

2016-10-28 收藏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试谈农村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优秀范文

18:12:21农村初中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差距很大,是农村初中教学的一个难题。本人认为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大部分学困生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转化过来的。

下面就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谈下本人的一些尝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培养师生良好情感是转化的突破口。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教学中,要采取“忍、寻、导、信、爱”五字教育法,加深师生感情。“忍”即遇到任何事(尤其是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都要忍住,不发脾气;“寻”即为师者应千方百计地从学生身上寻找长处,进行表扬;“导” 即引导他们加入数学兴趣小组,寻找他们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辅导,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信”即教师自始至终地信任他们,鼓励他们;“爱”即以深厚的、无私的爱去点燃他们内心的情感之火。正如古人所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数学教师要让学困生真正感到春风拂面,从而为情所感,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大投入,转变态度。

二、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1、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让学生动手实践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它的抽象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因此,在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要象物理、化学一样,通过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引导出上述结论。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2、注重情感教育

学生的情感都很丰富,他们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因此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了教师,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不仅在学生中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还注重对学困生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及时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适时地鼓励,促使他们能时刻积极地学习。

3、对学困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对学生开展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开设学习兴趣小组,也是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又一重要措施。

三、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90%以上的学生智力是相差很小的,都能学好。数学学困生往往是由于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造成的。他们不会学习,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在教学中,我注意要求学生预习、自学,在学习中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结构和联系,总结寻找学习的规律。在解答问题时,也注意启发引导,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

2、在布置作业时,注意难易程度

我很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3、用辩证的观点教育学困生

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自习课不认真复习,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好的习惯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事实证明:只要老师带着一颗爱心,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真正转变观念,锐意进行改革,认真总结经验,绝大部分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这样,全面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2014年12月12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