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好论文运用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好论文运用多媒...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好...

小学数学好论文运用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6-10-27 收藏

小学数学好论文运用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摘 要: 21世纪的今天,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同样更是我们教育新课改的时代,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也开始逐步走向使用数字多媒体技术的阶段,这不仅已经成为了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步骤,更是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改变了之前陈旧乏味的教学模式。而小学生的数学课程更是一门开始培养学生逻辑性思维,抽象性,理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并且数学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无味,很难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我们通过这种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不仅能够吸引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更能够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以往的被动学习变为自主的学习,而且多媒体的课件更能够真正把抽象的知识转变为易于理解接受的知识,所以我们说小学生数学的教学工作,我们应该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对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动手能力,提倡创新思维等方面举例说明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思。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

关键字:数学教学;自主创新意识;多媒体。

正文:

21世纪的今天,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运用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能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只靠挂图或黑板作图又难讲解清楚的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教师如何真正发挥“主渠道”的作用,使学生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呢?下面结合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来谈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障立疑,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而信息技术正好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最有效工具,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学生不断地完成“同化”和“顺应”,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率”时,一位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问题去激发思维的火花。例:一群猴子在山上玩,无意发现了一棵大树上挂着一个奇特的仙桃,令他们垂帘欲滴,抢着上树摘。正好猴王走过来,看见他们,就一声令下:“不准摘!谁想摘,必须先过我猴王关!”猴王便出了两道计算题26×25+25×14=? 25×(26+14)=?考他们。结果,有个伶俐的小猴子抢先答出两道题的答案都是1000,猴王听后,很高兴,亲自摘下桃子给猴子。其他猴子都很奇怪: “这两题的算式不同,结果怎会一样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欲言而不能,教师趁势而入,因势利导、展示课题。这样就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将学生带入了情境之中。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这生动有趣的情境吸引下学生们都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这种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二、创设“亲历”情境,化解知识难点 

新课标强调:要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而网络技术以其资源的丰富性、交互性等优势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儿童仿佛“身临其境”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的要点,化解知识难点,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络进入课堂,能将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带入课堂,创设虚拟的真实情境,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如,一位教师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测量、绘制等知识,还从网上了解到了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概况等,真正体会到一滴水的价值,受到了良好的养成习惯教育和国情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又如:在教学《直角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后,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题:经过个屏幕上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射线可以在屏幕上任意旋转),要求学生用鼠标拖动、旋转两条射线,利用电子直角三角板工具,能画出多少个直角(无数个)?学生可以在电脑上直接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控制平台与教师直接交流,教师也可以在网上监看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这样,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老师的辅导,因材施教也就落到了实处,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

有了网络技术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课题进行探索:自己上网查资料,上网求解、讨论等,从而多方面、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三、创设激励情境,促进学生敏捷思维

实践证明:学生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挖空心思去争取胜利。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具有运载信息量大、反应速度快、综合表现力强和容易控制的特点,恰到好处的创设一些激励情境,有利于学生敏捷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生学习20以内口算加减法时,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看算式回答。这样,教师很难以照顾到每一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教师的直接刺激下做出一定的反应。而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设计一个交互游戏型CAI课件,让学生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当学生提前或在规定的时间里正确的完成任务,把关的“将”才会让其进入下一关学习,否则仍然返回这一关,而且每一关都有不同的难度,越到最后,难度就越高,要求学生的反应速度更快。学生在这种人机挑战、激烈竞争的氛围中渐渐养成不服输,敢于向困难挑战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学生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同时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地位,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整齐划一的缺陷,照顾到了不同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体验。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学习毅力。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好奇心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性学习奠定基础。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掌握知识呢?这是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时常思索的问题。而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因为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形象生动的演示,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给学生以新颖感、惊奇感,调动了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积极投入到每节课的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我经常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动化效果,使浅显平淡、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妙趣横生的学习活动,寓知识教学于情趣之中,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发展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这就构成了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能够成功地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除法两种分法的对比教学”的课件设计和运用时,我注重利用计算机的动态、模拟、闪烁等功能,通过反复操作、刺激强化,建立除法两种分法的认识。首先,演示6÷2第一种分法(等分除)的过程:第一次慢慢闪烁6个苹果中的2个苹果,一个一个慢慢地分别移入左、右两个盘子里。第二次,中速闪烁剩下的4 个苹果中的2个苹果,又一个一个较慢地分别装入左右两个盘子里,第三次,快速闪烁剩下的最后2个苹果,又分别移入两个盘子,苹果正好分完,两个盘子里都有 3个苹果。其次,再演示6÷2第二种分法(包含除)的过程:把两个苹果先“圈”起来,再慢速闪烁后,一起往下移,用1个盘子装起,剩下的2个苹果又“圈” 起来,中速地用第2个盘子装起,最后,把剩下的2个苹果“圈”起来,快速地一起往下移,用第三个盘子装起。清楚地知道了需要用3个盘子。这个过程形象生动、清晰明朗、快慢有序、动态地展示出除法的两种不同分法的过程。这样,使用课件恰当的揭示出两种分法的动态过程,学生能充分感知并保留和记忆“分”的过程,很好地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圆满轻松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静结合,呈现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需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过程的变化,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充满了生机,使学生学得主动,逐步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用动画演示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使学生从直观上清楚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从而由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巩固。四、运用多媒体设计练习,提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空间。

孔子总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辨证的去思考出现的问题,能够“举一反三”、“能近取譬”、“闻一知十”、“告诸往而知来者”,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扣其两端”的方法。他很注意思维的灵活性、多面性,有培养发散思维的萌芽。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氛围,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下,使每位学生都投入道创新活动中去。如在教学较复杂的行程应用题时,出示这样的题:甲乙两地相距890米,小明和小华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明先走2分钟后,小华才出发,已知小明每分钟走45米,小华每分钟走55米,问经过多少分钟后两人相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注意几点:一是注意运动状态(是相对而行还是相背而行)。二是同时出发还是先后出发。三是相遇还是相距。学生思考后,教师问你们理解题意吗?有些学生茫然,不理解其意。

教师此时运用多媒体形象逼真演示运动状态,并说明演示过程,使学生印象深刻。学生观看后,兴致勃勃的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很快找出了解题思路,并且凭借直观,大胆创新,想出多种解题思路:列方程方法①,设小华出发后x分钟相遇,写出方程:45×2+45x+55x=890或 45×(x+2)+55x=890;列方程方法②,设小明出发后x分钟相遇又可列出方程:45×2+45×(x-2)+55×(x-2)=890 或 45x+55×(x-2)=890。算术方法:(890-45×2)÷(45+55)。

以上多种解法,说明通过多媒体对运动状态的演示,给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表象,产生积极活跃的思维,在方程解法的基础上,又“创新”了算术方法解的算式。象这样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培养。

总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更能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所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彻底改变接受---模仿的学习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空间进行探索和创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希望我们教师能不断超越自我,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课堂中的优势,使课堂改革进入一个崭新阶段。22:12:5522:12:55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