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文《优化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范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文《...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文《优化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范文

2016-10-27 收藏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论文《优化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范文

【摘要】应用题的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十分重要的,优化应用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学到方法,充分体现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应用于生活。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优化 培养 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为应用题反映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同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体现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应用于生活。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往往不能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不能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了解不多;学生机械地模仿一些常见数学问题解法的能力较强,而当面临一种新的问题特别是改变问法时却办法不多,对于诸如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抽象、概括、想象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了解不够,更何谈深入。因此,要改变这一切,必须优化应用题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常试。

一、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编制合理的应用题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在教学中,我们应客观分析教学内容,处理教材内容,精心选择、编制一些与我们是常生活中密切相关的应用题,以增强学生有意识地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结合现实生活,提高应用题的实用性

现实的生活材料,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产生亲切感,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丰富的数学问题,这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对生活现象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成为有数学头脑的人。例如:某单位有14名男同志,11名女同志,单位组织去旅游,订房时,看见4人间单价80元,2人单间单价50元,请你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订房方案并算出房租费。

这一题有多种解法:

(1)男:80×4=320(元)女:80×3=240(元)

320+240=560(元)

(2)男:50×7=350(元)女:50×6=300(元)

350+300=650(元)

(3)男:80×3+50×!=290(元)女:80×3=240(元)

290+240=530(元)

相比之下第三种最省钱。学生通过对这样的应用题的解决,不仅获得了知识和方法,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状,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注重学生思维过程、提高应用题的开放性

应用题应尽可能地体现开放性,一方面为解决某个问题而提供的信息可以不足,也可以是多余,促使学生对这些信息系统分析、研究、补充或筛选,以获得有效信息,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从某些信息所得到的结论要有开放性,只要合理都应得到肯定。例如:

为了保护学校的小花园,小丽拿30元钱去花市买花卉,花卉市场销售的菊花3.5元一盘,玫瑰花2.6元一盘,茉莉花1元一盘,如果刚好要把钱用完,而且这三种花都要有,请你设计购买方案。(1)3.5×2+2.6×5+1×10=30(元)

(2)3.5×4+2.6×5+1×3=30(元)

学生通过解答这样的应用题更能体现他们思维过程的积极有效,而不仅仅是正确;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更能体现数学的开放性

二、认真分析题目,提高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的能力。

1、培养善于抓住关键的数学字眼

在应用题中,有一些关键的数学字眼,如果抓住了这些数学字眼,就象拿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

例如:某人计划要加工200个零件,结果2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1/5,照这样计算,加工这批零件要用多少天?

学生经过思考,很快能说出200÷(200×1/5÷2)=10(天),但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因为2天加工了这批零件的1/5,因此,加工完这批零件要用的天数即为:2 ÷1/5=10(天),其实2天加工这批零件的1/5就是这一题的关健学眼。

2、培养学生善于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较为复杂,但只要善于运用转化,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光明小学的女生的人数是全校学生人数的40%多20人,但比男生少100人,问这所学校中有男生多少人?

解答这题有一定的难度,我启发学生:“女生的人数是全校学生人数的40%多20人,但比男生少100人”的数量关系是:女生的人数=本校学生人数 ×40%+20,女生的人数=男生-100。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可将数量关系转化成:男生-100=(男生+男生-100)×40%+20,再设男生有x 人,列式是x-100=(2x-100)×40%+20,x=400。

因此,找出一道题的数量关系对于解题是很有帮助的,也体现出数量关系在应用题中的重要性。

三、要给学生更多的独立解答机会

在应用题教学中,我们教师为了解决重点、难点,往往讲得太多,规范性的要求也提得太多,学生的解题策略仅仅是按照老师指定的某一条思路去进行,虽然能在类同的练习中做得较好,但一旦遇到新的类型就无从下手。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应尽可能精讲,给学生更多的独立解答空间,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鼓励解答的个性化

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应用题的分类,这样学生一拿到应用题就生搬硬套,套上一个类型,然后按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解答。长期如此,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受到限制。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要淡化应用题的分类,淡化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是引导学生只要运用思维合理有效就正确,并让学生真正体现解题有自己的性化。例如: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天完成,而乙独做要15天才能完成,问甲乙合做几天完成?

这一题一般是1÷(1/10+1/15)=6(天)而有些同学即是60÷(60÷10+60÷15)=6(天),90÷(90÷10+90÷45)=6(天)等等。这些学生的个性化解答,不但达到了我们教师教学的目的,而且是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开放性思维的特征应该是新奇独特、别出心裁、与众不相但又是行之有效的思维过程。应用题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当然,这就需要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自由想象空间,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余地。

首先,要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通畅,创造才能可能。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多的解答方法,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灵活多变的开放性解题思维能力。例如:有一批零件共1200个,小明2天完成一批零件的1/12,请问小明要完成这批零件共要多少天?

这题的一般解法是1200÷(1200×1/12÷2)=24(天)而有些同学是2÷1/12=24(天)。这种解法真是一种独特的创新法,你可能想象不到但却是有算理的。从某一角度来说学生也是我们的老师。

灵活运用解题方法,学到数学的思考方法,使学生的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同步发展。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拓展教学空间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独立解决具有新时代背景的问题,但新时代背景不是教师所能全部传授的。因此,应用题教学的时空范围,应突破课堂和教室这狭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体现教学的过程性,体现大数学教学观,这也是数学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鼓励学生多了解社会、多接触社会,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才能把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让学生多了解住房建筑等实际知识,在教师的启发下,将某一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之。教学的重点,不能再停留在自变量的选取,等量关系的寻找上,而是通过实践、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增加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经验;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解应用题的兴趣。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去思考、探索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要为祖国多培养优秀人才的数学教师,应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思想上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在行动上精心计划安排,认真落实好优化应用题教学,始终着眼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提高,那么应用题将促进素质教育,学生素质也将会在应用题教学中得到显著的提高。2015年1月21日李钢 容县十里镇中心学校

知识扩展:国旗下的讲话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