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范文《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参赛作品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师范文《浅谈...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师范文《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参赛作品

2016-10-27 收藏

小学数学教师范文《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参赛作品

2015年1月21日摘要:

新的数学课堂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手、脑、眼、耳,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兴趣是入门的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兴趣是一种具大的动力,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兴趣是积极的参与,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实践操作,发展学生潜能,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学习兴趣创设氛围正确评价游戏激趣多媒体课件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也已走进课堂,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不同的部分。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是现代化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的功能进行教学活动。数学这门学科是由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要比其他学科接受起来更难一些。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做到用课件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则会使学生对数学课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随着课程实验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推广,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将更为突出、更为集中、更为直接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说到底就是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最终实现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悦、富于激情和趣味的学习。新课标也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那么,如何激活课堂,让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直观、真切,缩短时空距离,扫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特征,我是这样设计的,出示课件,能不能被3整除的数有哪些?以前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咱们调换一下,你们考考老师好吗?让学生任意说出几个数,老师马上就能说出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听说要考老师马上就来了情绪,举出许多数。当老师准确快速的说出能被3整除,不能被3 整除的还能说出余数。起初学生感到怀疑,可是经过验算准确无误后,感到非常惊讶,都想知道教师怎样快速算出来的。由于学生急于寻找答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势必集中精力学习新课知识,这样就为下面进行新课的教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  二、用多媒体课件,激活知识积淀,促进自主探究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前提,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首先,出示课件,让学生回想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思考能否把圆也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评价统一,补充完善各组的思维方法。整个活动过程,通过教师激活学生的知识积淀,面对新问题自然而然地利用先前经验进行真实的认识过程,亲自体验到前后经验的对比和变化历程,心灵产生深深地震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收获。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依靠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创造。

三、用多媒体课件,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

恰到好处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学习中,如果缺乏情感参与,就感觉不到情感魅力。品尝不到情感体验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学生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学生也就不会喜欢,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欢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我们都利用课件的帮助,让学生感兴趣,只有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积极的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学生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用数学逻辑的精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的确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保护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知识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形式,要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四、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实践操作,发展学生潜能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动手操作活动结合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四人成一小组,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我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都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已确信无疑了。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潜能。五、用多媒体课件,深化课堂总结,理清学习思路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总结和学生一起理清思路、加深印象、掌握要点,所以教师课不可忽视课堂总结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思路更清晰。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教师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概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如果学生不会总结,教师应利用课件帮助总结,先出示在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做什么?再出示在做什么?最后出示结果怎样?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几句问话中记住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得到同化,理清了学生的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这样的教学手段,犹如打开了一扇新视野,配上了一副望远镜,它以新颖、灵活、实践性等多种优势使数学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我们今后教学活动中更应关注的方向。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应用多媒体课件这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方法来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自主探究,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10:45:31锦州市国和小学 王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