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开放教学模式初探》教研范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开放...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开放教学模式初探》教研范文

2016-10-27 收藏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小学 吴奕丽 2015年2月2日文章摘要:近年来通过领悟新课标改革精神,数学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成为21世纪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种数学教育观念的变化,小学数学反对一言堂、齐步走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数学教学呼唤“开放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学教学;开放;模式

近年来通过领悟新课标改革精神,数学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成为21世纪每个公民应具备的素养之一。”为了适应这种数学教育观念的变化,小学数学反对一言堂、齐步走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数学教学呼唤“开放式”教学模式。本人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初步探索:

一、让课堂开放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所以,我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立体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而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导火索。陶行知老先生指出:“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个学生。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商讨问题,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无论多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师都应予以鼓励,这样学生上课才喜欢提问题,灵感才容易被诱发,擦出创新的火花。这样的课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在倡导合作探究、自主感悟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下才能让数学课堂不再是“听讲”的课堂,而是“开放”的课堂。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彻底改变旧的教学形式,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网络交互教学、集体教学、个别教学和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基础以及教学环境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与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以“修改统计图”为例,为了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自在地设计,可对学生说:同学们,利用老师发给你的作业纸动手修改、细化统计图。汇报展示时得出两种交流修改的结果。一部分同学改成A牌是最畅销的,另一部分同学改成A牌不是最畅销的。如此教学,学生的活动是自主开放的,自主开放的活动是鲜活生动、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活动中也能得到发挥和展示。

二、让知识开放

开放教学内容,就是要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为教学所用,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让学生能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审视、去分析、去解答实际问题。如:在上六年级下册《统计》这个内容之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每月的收入支出情况,上星期我市降水情况,学校各年级男女生人数情况,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在课前进行了汇报并说明选择某种统计图的原因。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新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个实践活动可操作、富有挑战性,学生学习兴趣高昂地参与其中,锻炼了调查、统计、合理运用等实践能力,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并不仅仅是枯燥的书本知识,相反地它就显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件小事中。

三、让目标开放

教学目标就是预期的教学成果,一般可分为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实质性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技巧;发展性目标包括发展学生的体力和心理素质及能力两个方面。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实质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统一,其中实质性目标是基础,发展性目标是核心。运用网络教学手段,可以使这两种目标更为和谐地统一,也进一步促进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开放。以《统计》一课为例,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

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培养精确、严谨的数学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

四、让练习开放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开放性的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创新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条件的开放性 如:我班有男生30人, ,女生有多少人?请增加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一道分数应用题。通过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掌握了分数应用题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问题的开放性 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必须搜集其他必要的信息才能着手解题。如:根据算数学论文《小学数学开放教学模式初探》教研范文1编一道应用题。从编的题可以反映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我们的教学也是一咱反馈。

3.思路的开放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解法不唯一的习题,让从不同思路入手,去探索多种解法。如教学“鸡兔同笼”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解决,得出结果时,假设法,列表法,列方程解答等方法非常常见,但也有学生用了抬腿法,用同时抬起两只腿时,鸡已经没有腿了,剩下的都是兔子的,而且剩下的每只兔子只有两条腿,只要除以2就是兔子的只数了。这是多么新颖的想法呀!

五、让作业开放

数学作业不只是做练习,做题 ,还可以进行社会调查, 通过调查了解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如,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 “客流量统计表”,或收集几家商店的商品价格,制成“商品价格对比表”,或收集乡镇企业近年来产值和利润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制成的统计图表,提出一些实际问题。有的小组还自办数学小报,小报的内容是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有的同学用写 “数学日记”的形式用语言表达自己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觉,增加学习自信心。

六、让评价开放

传统的数学评价,教师是评价的主人、权威,妨碍了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开放评价,让学生学会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的数学评价应从不同的方面与角度展开。评价形式可以是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对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评价。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和方位来评价自己和别人,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自己的辨别能力。

总之,让数学课堂开放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构建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今天的学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