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论文《关于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的论文_数学论文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教师论文《关于...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关于对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的论文

2016-10-27 收藏

2015年2月4日河北省承德县武场中心小学蒲丽秀

【摘要】: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语言,用来表达其内容,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有其特殊性,它精巧、简明、方便,是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它不仅为数学本身,也为其他学科的数学应用提供了简洁的表达方式。在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数学语言是教师授课的主要手段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实际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积极示范引导,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使用数学语言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语言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教学数学应用数学思维表达方式培养学生

【创新点】:一、让学生写数学日记、编应用题。学生通过写日记、自编应用题,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二、为了使全体学生的数学语言都能得到训练,我在课堂中采用“五环节”教学模式:导学 -自学-展示-探究-总结的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 “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探究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注重思维,探索创新。美国语言学家布龙非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阶段要自始至终把语言教学贯彻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为数学学习铺好路搭好桥。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中我们应逐步要求学生用确切的、简练的、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数学中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下面就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一、 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

理解是表达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经过长期自觉的训练,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条件,需要学生说的,教师绝不代替;多给学生留下交流的空间,需要学生探讨的,教师绝不灌输;多给学生发表观点的机会,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包办。此外,教师应关注课堂上偶尔出现的数学语言的瑕疵,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教师还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的语言训练方法,对学生加强训练。如理解和、差、积、商、扩大、缩小、质数、合数等概念。对学生语言上的缺陷不能有半点疏忽。例如问:“什么是指质数?”有的学生说:“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于是老师问:“4能被1整除吗?能被他本身整除吗?4是不是质数?”学生立即意识到自己错了,应该是“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叫质数”。

二、教师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对学生起到模范作用。

教师的言论和行动,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数学语言是精确的,在这个方面教师的语言应做表率。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有些教师偶尔也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如“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乘2”,“任何整数都可以化为分母为自然数的假分数”,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课堂上,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对于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教师必须做评价,必须抓住学生的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课堂提问中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学生是十分关注的,努力做好这一工作,无疑会让学生产生求知的兴奋与成功的喜悦。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的同学,要给予更多的热心和鼓励。逐步使他们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起到模范作用。

三、持之以恒,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重视学生的数学语言训练,还应培养其书面表达能力。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编应用题、写数学日记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特征。由于数学语言较抽象,对数学语言的准确理解,只有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所以在编写过程中,可能出现语言不精炼,用词不当,思路迂回等现象,这时,教师要耐心地予以引导,使学生从敢写到会写,从那些朦胧认识和儿童的自然语言,逐步过渡到规范、准确地编写数学语言。如:我上一年级课时,我班学生梁玉娇写的数学日记《今天我当家》:今天,妈妈给我50元钱,叫我去买水果和蔬菜,我买了一袋苹果6元钱,黄瓜一斤2元,虾仁一斤28元,一袋草莓5元,售货员考我要多少元钱?我在心中列式:50—6—2—28—5=9(元),很快的说出要 41元钱。售货员接着又问:我还给你找多少元?我说还要找我9元钱。售货员夸我真棒,我心里很高兴,回到家里,我把剩下的钱给了妈妈,妈妈满意的笑了。通过写数学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遇到的困难或感兴趣之处,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日记来进一步了解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抓住每一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说话训练,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说算理,说思路,说解题过程,说操作过程,说分析过程。中年级可以要求学生有条理、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可利用教具图表直观演示,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叙述应用题的条件、问题,分析思路和解题过程。通过让学生口述解题思路,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现了思维的灵活性。高年级则可要求学生逐步运用数学语言准确、简练且有根据地进行表述。如让学生判断:“6528能不能被3整除?为什么?”可让学生叙述为:“因为6528各位上数的和是21,21能被3整除,所以6528能被3整除。”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四、教师示范,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小学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如有的学生说:“8是倍数,2是约数。”“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说都不准确。其次,说话要有根据、连贯、通顺。如:“19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要求学生回答:“因为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是质数,又因为19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所以19是质数。”

五、让学生在口头表述中,训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

为了使全体学生的数学语言都能得到训练,我在课堂中采用“五环节”教学模式:导学-自学-展示-探究-总结的训练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 “语言训练为主线、思维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思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并在积极的评价中,使学生说的热情得到激发,说的能力得到提高。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适时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循循善诱,导之以法,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 8:48:48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