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活用电子白板教学,使小学数学课堂更“灵活”》
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星火小学 李德贵
【摘要】多媒体是现代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传统数学教学都被看成是一些符号、数字、公式、图形、运算法则和技巧的一个组合,只注重知识的传输,而不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以至于很多学生无法及时理解数学知识,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本文通过对电子白板技术的应用举例,来突出其在教学中的众多优势,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激发 创新农村学生 数学提高 创新能力
目前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它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最突出的好处体现在“交互式”功能上,就是教师可以远离电脑主机和屏幕,在电子白板上方直接操作电脑,可以边讲解边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批注、编辑等操作,并可以将结果保存于连接的电脑主机上,全程不需要靠近电脑主机,因为电子白板投影出来的即是电脑桌面。下面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谈谈自己和同事的切身体会。
一、创造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获得成功的教学。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由于数学科学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涉及到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学生不宜理解,它能使这些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展示几何模型,进行图像的平移、翻转、伸缩变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形象化。同时把数学中的对称美、和谐美和曲线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领略到数学学习中的无限风光,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情趣。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一节中,为了引出课题,我收集了斜拉索桥、铁轨和池谷。可直接在图片上用笔画一下,圈一下,写一下。在白板上做有记号的一张彗星的慧尾图片,使得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线段、直线和射线产生了直观的认识。
二、把握时机,促进发展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认识规律的形象性造成了学生认识上的矛盾,特别是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处理、方式、方法问题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只要能把准时机,辅助到"妙"处,"巧"处,便有事半功倍之功效:
1、使定义清晰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令数学教师头痛的莫过于学生对于数学中出现的抽象的概念、定义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应用,而借助于多媒体电子白板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教学"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时,若采用传统的电子白板教学方法,只能是让学生动手用尺子测量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而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就能通过"闪烁"、"平移"等手段强调、刺激学生的注意,把两个三角形的底完全重合,两条高也完全重合,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得出"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这一定义,让学生借助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进行思维,从而建立清晰的数学概念和定义。
2、使空间形象化: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几何图形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而空间观念的形成,有赖于想象。在传授新知时,使用电子白板教学能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减少烦琐的讲解,能更好的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运用传统教具很难讲清楚,而且花费的时间较多,而利用计算机模拟剪拼,把圆等分成8份、16份……然后分别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学生在观察中逐渐理解“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方法,既有效地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又能大大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使导入适时化: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生动,但必须注意适时导入,恰到好处,才能化平淡为神奇,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利用计算机课件依次闪动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鲜艳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对学生形成了强烈的多样刺激,使学生正确认识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并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长方体表象。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探究,初步发现长方体的特征,这时再利用课件移动长方体的面和棱,来验证学生的发现,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长方体的上下、前后、左右两个面完全重合,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相对棱的长度相等。那么,这就使电子白板过早地介入课堂,应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触摸,甚至动手拆开长方体、猜想之后,再让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演示论证,这样才是适时导入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电子白板教学,把多媒体教学信息化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现场勾画,让生成更加美丽
在新课改浪潮中,预设和生成两个概念总是相互交织,而在以往我们所做的课件中,就有一个局限就是所以的内容都是老师事先设计好的,而这样的流程缺乏学生对知识现场生成的把握。例如我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时,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出示三种不同的圆柱,让学生猜想:“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长方形,有的说是正方形,有的说是平行四边形。这时我并不急于表态,首先表扬了他们爱动脑筋,敢说、敢争辩的精神,然后提出 “到底是什么图形呢?”再通过电子白板演示三种圆柱的展开图,学生发现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再让学生观察圆柱侧面展开图长方形的长与宽与圆柱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圆柱底面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高等于长方形的宽,然后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让学生自己观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强化感知,提升效率
合理运用动画,强化感知,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数学概念舍弃了具体形象的支撑而升华为抽象的文字,学生不易接受,利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无法清晰地展示或无法观察到展示过程。而多媒体技术集声、光、色、动等于一体,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闪烁、移动、变形等功能,使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而高效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23-8,计算机画面上先出现小棒,两捆和三根怎样减去八根,学生可以先自己操作,试一试怎样减,探求方法,然后,按一下正确答案,出现画面:画面上出现两捆零三根小棒和一只小熊,按照学生摆的方法,小熊把一捆小棒拆开,然后和三根小棒和在一起,去掉八根小棒,等于十五根小棒。小熊边做边说,再加上适当音响和音乐。在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亲自操作,可以亲眼目睹这个过程,认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关键就是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在个位上加十再减。在一系列的动态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反复操作,抓住重点,从而得到正确结论,学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色彩、闪烁、声音、动画演示,不仅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表象,促进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启发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资源丰富,让教学事半功倍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中,包含了5种学科工具,分别是,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学难点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摆放量角器。虽然我们有口诀: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外围和内圈,但是,孩子不知道量角器的角在哪里。我就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直接调出工具“量角器”,尝试用量角器量角。这样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总之,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小学数学课,会让教师节省大量的时间,让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处于引导、点拨的主导地位,而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自主建构知识。因此,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协作性、创造性、创新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会让学生直观地接受。
2014年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阶段性
2014年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复习
20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人教A版
2014高二必修数学同步训练模块综合
14年高二必修数学同步训练题第二章圆锥曲线
14年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必做
20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训练题导数应用
14年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不等式
14年高二必修数学同步训练第一章统计案例
20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新课标人教版
数学2014年高二必修同步训练题绥化市
20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训练第二次
14年高二数学必修同步训练题余弦定理
14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等比数列
高二必修数学同步训练题第一章统计案例综合
2014年数学高二必修同步训练题导数应用
14年高二数学必修同步训练人教A版
2014年高二必修数学同步训练第二章框图综合
2014年高二必修数学同步训练题第四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高二2014年数学必修同步练习题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14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规划问题
14年数学高二必修同步训练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高二2014年必修数学同步训练题第四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4年数学高二必修同步训练题阶段
14高二数学必修同步训练题余弦定理
2014年高二数学必修同步训练余弦定理应用举例
2014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基本不等式
14高二必修数学同步训练题第三章推理与证明
2014年数学高二必修同步练习题文科
2014年高二数学必修同步练习题等差数列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