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观察能力是简便运算的关键,有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能力的孩子,拿到习题之后先观察再分析,最后确定用什么运算定律或性质,能灵活选择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又对又快。
比如:999×999+999这道题,一个具有敏锐观察力的孩子在仔细观察后会发现只要把最后一个999看做999×1,也就是把此题转化成999×999+999×1就可以直接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运算了。又如:34.5×8+66.5÷0.125这道题,只要看出0.125就是1/8,把÷0.125转化为×8,这道题转化成34.5×8+66.5×8就可以使计算简便了。如果学生没有认真观察的习惯,观察的能力欠缺,那么比较简单的习题还能对付,对于这些稍微复杂隐蔽、需要转化之后才可以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可能就束手无策了。
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敏锐观察力,让学生善于捕捉数字之间的特点以及联系。如观察数是不是接近整十、整百、整千……;哪些数的和、积是整十、整百、整千……;在计算减法时,有没有和被减数尾巴相同的数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平时还要加强有针对性的口算练习,如125、 25分别乘以偶数的积,可凑整的两个数加法等,以提高学生发现简算条件的能力,其次要使学生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同步发展,既能正向也能逆向应用运算定律。
在练习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时,要求学生一定要学会读题,通过观察分析能否简算,怎样简算,学会顾前思后,步步为盈。当然,学生的观察习惯、观察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我们做教师的有意识、坚持不懈地培养。在平时教学中要积极创设让学生观察的机会,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的观察态度,观察才能深刻,观察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思维才能发展,学习才有收获。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2课时)
《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第1课时)
《准备课》教学设计(第2课时)
《1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用数学教学设计
“用数学”教学设计
创设生动教学情景焕发数学课堂魅力 ──“0的认识”案例及反思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6课时)
让学生在玩中放飞思维,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分类》教学案例与评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课时)
位置教学设计
《加减混合计算》教学设计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7课时)
让数感“生根”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10加几、十几加几及其减法》教学设计
《6和7》教学设计
“数学乐园”教学设计与评析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8课时)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3课时)
《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5课时)
《比多少(第四课时)》 教学设计
《搭一搭》教学设计
《1~5的加减法练习》教学设计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第7课时)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4课时)
“加法”教学设计
《减法》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