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本次五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深入全面的分析我任教的班级的数学教学的效果,吸取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下阶段的教学研究工作,特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一、成绩分析
我班参加这次五年级数学考试的共55名同学,共有10位获得90分以上,20人不及格,其中平均分是63.5分,及格人数有35人,及格率仅为63.6%。从统计的这些指标看,成绩是很不理想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
1、由于期中考试前没有认真复习,学生对有些知识已经淡忘,
2、试卷的出题内容太广,太散。
3、试题偏难,很灵活,有很多题都需要认真思考后才能解答正确。
4、一些中下学生平时抓的不牢,以致与他们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所以这个成绩没有达到我的预期目标。
二、试卷分析
纵观试题和成绩,题目与去年的相比显得难些,不过出题还是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正如有的老师说这次考试好象在做思考题,想考满分相当难,学生要是稍不注意就会做错,这次考试的试题如此灵活今年还是头一次。
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从五年级的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填空题第10题和应用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对概念的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在回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对概念理解不深,有的出现了很不应该的错误,认真答题等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还有问题。
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题中有大多数同学都或多或少的出错,这里不光有粗心的习惯问题,也有的同学就没掌握方法。
4.看全部试题其中第四大题带公式计算掌握的最好。想起来在这部分知识的讲授时,为了学生真正的掌握,我采用让学生主动的探索,多练多写,看来是收到了效果。
5.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能力,还有不够,这并不是我班独有,其他班的学生也有这样的问题。这部分主要体现在填空题、应用题中。
三、学生答题分析:
1、填空题的失分很大,主要第8、10、12题。第12题是学生的认识不到位,前几题是粗心,解题习惯太差。
2、判断选择扣分主要是判断题第4、5、小题,选择题是3、4、5题。
3、应用题部分很灵活,学生在理解上有障碍,平时应注意学生的立体感的培养。
四、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过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鉴于此,教学中我应当做到以下点:
1、多一些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少一些知识转移、搬迁。数学思想是在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想法,是对数学概念、命题、规律、方法和技巧的本质认识,是数学中的智慧和灵魂。所以,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要钻研教材,把握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通过传授知识,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学习了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能领悟到数学思想和方法,能熟练的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式的应用,真正达到活学活用,使教学理念转变,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为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探索有效途径。
2、多一些过程探究,少一些知识陈列。数学知识起源于生活,是从实际应用中逐渐抽象、概括、演算、推理而形成的系统的、严密的学科体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开放的思路,就要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数学知识生长的基础,对知识的生成,讲授多一些过程性探究,通过学生主动性探究来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和最终定义,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实际教学中公式化、概念化的粗浅、简单、枯燥的诵读、机械式的演练教学不注重数学理性的、深层次的内涵,使数学教学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面对新理念指导下的检测,不利于今后的教学和学生数学方面的发展。
3、多一些以生为本,少一些教师中心。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学习素材,更能唤发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的教师中心式的讲授,会挫伤学生学习热情,造成了学习的被动和教学的困境。数学学习中结合知识多创设一些生动活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放置于问题之中,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数学知识,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习有推进作用。以生为本,破除教师中心,要始终成为数学课堂实施教学的首要策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改善高中数学做题慢的技巧总结
搞定初中数学难题的技巧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及
2016-2017学年高三数学上学期工作计划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第四课时教案
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教师上学期的工作计划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10的加减法》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2016-2017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的教学计划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练习(二)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年级上册《8,9的加减法》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6年数学教师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第二课时教案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第三课时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专练
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厘米和米的认识》同步练习题
西师大版数上册《8,9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一数上《8,9的加减法》相关资料之评课稿
高中数学线性公式总结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练习(一)
西师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题整理
北京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和米》相关资料之厘米
最新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