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惊喜”与“失落”_教材解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意外的“惊喜”与“失落”
首页>数学教研>教材解析>意外的“惊喜”与“失落”

意外的“惊喜”与“失落”

2015-07-20 收藏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的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应邀到某大学讲演。他一进教室,就变戏法似的拎出一只大公鸡往讲台上一放,抓了一把米放在它面前。可是,公鸡惊慌四顾不肯吃。陶先生就强按住鸡头“请”它吃,仍不肯吃,又掰开鸡嘴使劲往里塞米,公鸡拼死挣扎,就是不肯吃。这时,陶先生松开了鸡后退几步。公鸡徘徊了一会儿,渐渐平静下来,低头悠然自得地吃起米来。陶先生以一只鸡作比,形象逼真地演示了教学艺术的奥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倡“以学生为本”。

执教《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节课,让我对上述教育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来获取新知。下面就将我对本课反思得到的“惊喜”与“失落”与大家分享。

一、动手动脑,让学生做做思维体操

(一)意外的“惊喜”

第一次小组合作:

大家动手,从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中,选几个拼成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说一说,你是怎样拼的?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本次合作,采用了同质的小组合作,由于有部分学生没有带学具,所以在合作时我告诉他们可以动手画一画。在巡视时发现,有的组是一起摆拼,有的组是动手画,有的组是画、摆结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摆、画──由具体到抽象。本想让学生通过摆拼,发现拼成长方形的几种情况,而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经过画图这一步的学生,思维更清晰。画出的图形,首先要在头脑中建立出相应的表象,通过手脑的配合,呈现在纸上。产生了具体实物到抽象图形的过渡,亲历了过程,是思维的一次提升。

(二)意外的“失落”

第二次小组合作:

讨论:下面的长方形都是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它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长和宽又分别是多少厘米?你有什么发现?

1.

2.

此次活动采取异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通过对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但课堂上的引导并不顺利,学生在摆小正方形的时候,都知道长摆了3个,宽摆了2个,得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长摆5个,宽摆了3个,得出面积是15平方厘米。可是进行面积公式的归纳就是回不到路子上。每个小组都是在我的指点下有所发现,于是在黑板上进行了集体的分析归纳后,才得出了结论。反思此环节发现还有以下不足:

1.设计不合理

在小组合作前,加以思维的导向。你猜猜,长方形的面积和谁有关?这样的话,可能会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指向,并且急于验证自己的猜想,接下来的探究可能更具方向性与实效性。

2.引导不到位

课堂上,学生们在摆一摆环节中,都能够铺一行一列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再用透明方格学具数一数图形面积时,有的小组也是采取乘法的方法,得到面积。只是要在用尺量长和宽来算出面积时,学生对从比较形象过渡到抽象的思维时显得有点困难。对此,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是在中间铺一行一列得出面积时,处理得不够好,当时,各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铺一行一列,计算得出面积的,我并没有加以引导。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我在学生出现这种方法后及时追问“为什么你这样摆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了?”“你明白他的想法了吗?”“行的长度其实就是长方形的什么?列呢?”等一系列问题,就可把思考方法与大家分享,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想象的过程,有一从个形象到半形象的过渡过程,一定会对接下来抽象出计算方法有很大的帮助,这样的话更符合学生对问题思维的规律,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二、潺潺流水,让知识水到渠成

学生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然后课件演示: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不断缩短,在变化过程中,我不断地抛出同样的问题: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当长方形变成长5厘米,宽5厘米时,学生们发现这时长方形四边相等,它已经就是一个正方形了。

1.利用知识的迁移

从长方形巧妙地变成正方形,我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抓住了知识中的生成机遇,使学生既容易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体会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共性和差异。

2.知识的系统性

从长方形到正方形,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已学过的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数学,通过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会使学习活动变得更快乐、充实。

这节课,有瑕疵,有不足,但是回味着课堂上孩子们的合作探究、质疑解惑,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去锻炼……琢磨着这节课的瑕疵,给我一些思考,让我反思教学,给我一种力量,让我更快地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