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学习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第67、70页内容)。
学习目标
1.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学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
3.培养学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学习重难点:使学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具准备:学学生喜欢的玩具、小黑板等。
学习过程
一、用学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创设情境
1. 播放有多种动物叫声的vcd,请学学生猜一猜都有动物(如孔雀、恐龙、狮子等),同时问:“你是怎样猜出这些可爱的动物的?”(学学生回答说是根据动物的声音。)
2. 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部分,又请学学生是什么动物?
3. 根据学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
4. 学生:我看见大象的长鼻子;我看见老鼠的尾巴;我看见骆驼的驼峰……
老师:你们看见了动物的不同形状,有正面的、侧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们就玩一玩,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题)
二、引导探索,体验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不同的物体形状
1. 老师:请同学拿出汽车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同学互相玩耍,并说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
小组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学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
2. 画学学生看到的汽车形状。老师:咱们来一个画画比赛,看谁能把自己看到汽车的形状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画出来。(小组活动)
3. 展示图画。请每组小组长把本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
老师: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画,讲讲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什么汽车有这么多不同形状?
学生:因为我是从侧面看的;因为我是从正面看的;因为我是从后面看的……
老师:原来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车形状也不同。
4. 老师:请学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说说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
××学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让学学生回原位。)
5. 请学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
三、应用拓展
1.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书的形状。老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学生判断。
2.连线游戏。教科书第70页第一题,请学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
四、小结评价
我们的学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出示卡片)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里面有我们许多数学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学生活。
2016年小学数学毕业试题
人教版一下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之拼一拼》教案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题(青岛版)
人教版五上数学《植树问题之一端栽、两端都不栽》教案
新课标五上数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之掷一掷》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与除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下《分类与整理之单一标准》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分配》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三角形》测试卷
新课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比长短》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2016小升初数学分数乘法练习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简易方程》集体备课记录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6年小升初数学练习试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北师大版五上数学《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集体备课
浙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后训练题:三位数退位减法
2016六年级数学毕业测试题(新北师大版一)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综合能力练习题及
西师大版小学五下数学《分数加减法》教案
2016年新审定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题(有答案)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复习的策略
2016备战小升初数学练习测试题:填空题
必备的小升初数学计算类型试题精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能力自测练习
2016年最新小升初数学考前练习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抽取游戏》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图形变换之轴对称》教案
必备的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盈亏问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