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复习课》教学设计 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位置与方...

《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复习课》教学设计

2015-07-14 收藏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12页“总复习”单元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的方法,并能精确地描述位置和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运用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教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相关内容(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复习课)

教师:十一黄金周,灿灿一家去国外旅游啦!乘坐的航班于北京时间8:30从北京起飞,预定16:25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降落,中途需要经停(经停:不需要下飞机,只是飞机加油或上下乘客)。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时,可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延续情境,重点复习

1.复习扇形统计图

教师:这是灿灿一家所在航班的乘客统计情况(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

(1)从统计图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作答:中国的乘客最多。

教师:我们并不知道中国有多少乘客,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来中国乘客最多的?

学生:因为中国乘客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多。

教师小结:是的,扇形统计图的优势就在于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课件出示小结内容)

(2)算一算中国乘客的人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12÷5%×63.75%=153。

答:中国乘客的人数是153。

【设计意图】问题(1)中,中国乘客的人数未知,是为了突出扇形统计图的优势,从所占的百分比就能看出中国乘客最多,复习了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用信息以及它的特点和作用;问题(2)是扇形统计图中涉及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根据扇形统计图首先要算出总量是多少,再根据中国乘客所占总量的百分比算出中国乘客的人数,这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还是较为困难的,教学时要细致分析并强化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复习位置与方向

教师:航班于北京时间8:30从北京起飞,预定16:25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降落,中途需要经停(经停:不需要下飞机,只是飞机加油或上下乘客)。

(1)根据世界地图,请你量一量,算一算北京在吉隆坡的什么位置,吉隆坡在北京的什么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并回答。

教师小结:在解决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的问题时,我们要看清楚是以哪个点作为参照点,然后再以参照点作为标准,讲清楚方向与距离。

(2)飞机大致在北京西偏南40度1800千米处经停,请你画出飞机经停的位置。

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作答结果。

教师小结:在画位置时,我们根据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可以算出1800千米在图上的对应距离是4 cm。然后以北京为参照点,画好方向和距离,并标好度数即可。

450km

(3)达到吉隆坡后,灿灿他们第一天的旅游行程是环岛游。他们从吉隆坡出发,先向东行675 km,再往北偏东30度行540 km,最后往北行450 km,请你在图上画出环岛游的路线。

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作答结果。

教师小结:当我们画路线时,参照点是不断变动着的,我们应该找准参照点,准确画出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用三个问题把位置与方向的三部分内容串联在一起,问题(1)是强化学生精确地描述位置以及两个点位置的相对性,后者对学生来说是难点,所以在复习课的时候需要再一次巩固;问题(2)和问题(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平面上的位置,并能画简单的路线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1.完成教材第114页第6题。

QQ图片20060110074656.png

(1)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

(2)说一说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在雾霾天的防护措施。

2.完成教材第117页第17题。

QQ图片20060110074708.png

(1)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交流。

(2)明确根据扇形统计图所给数据,算出石油总消费量是关键。

3. 完成教材第117页第14题。

QQ图片20060110074713.jpg

(1)四人小组合作说一说四个小动物的位置。

(2)鼓励学生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并互相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设计,一方面再一次巩固了位置与方向、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具体的现实素材中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四、全课总结,梳理脉络

师生共同小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位置与方向和扇形统计图的哪些内容?(课件出示重要知识点)

【设计意图】位置与方向和扇形统计图这两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知识之间没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课堂初始环节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把相关复习内容进行串联,到课程结尾再进行知识点小结。如果说复习的过程是“画龙”,那么最后的小结就是“点睛”,让学生对这两部分知识有了整体概念和脉络的清晰梳理和认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