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与科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方案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苏教版小...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与科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与科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方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与科学评价方式的研究》课题方案一、课题名称、性质

课题名称: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二期教科研重点课题《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与科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课题性质:本课题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材使用以及教与学的科学评价问题进行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苏教版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符合小学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它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注意吸收了小学数学教材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一线教师的教改实践经验,体现了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它以全新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崭新的形式和鲜明的色彩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对苏教版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使用的实验研究,给教师以启迪,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好教材,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更加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给所有学生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给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新教材实验现状来看,原有的教育评价体系与新课程的要求相差甚远,实践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给新课程改革以强有力的的支持,教育评价改革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对小学数学新教材实验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新课程新教材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新的教育评价,新的教育评价观应突显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和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方法的多元化以及评价过程的动态发展等。《数学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关于改革评价的目标要求,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过程中,如何全面地贯彻这一理念,并发挥评价发展性功能,构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科学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进而推动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这是课改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因而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构建科学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本地区的小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实施,并通过评价促进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提高。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教育评价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并致力研究的难题。许多国家在评价改革方面立足学校和课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也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评价改革方法,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评价改革范式。例如,《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等,美国的E 韦伯(Ellen Weber)所著的《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现了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一些新趋势,研究了如何使评价变得“有效”的理念、方法和策略。

我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对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体制等方面做出了种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我们的评价改革的实验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集中体现了国内当前关于教育教学评价的研究成果。

借鉴国内外的评价经验将有助于本课题的研究。

三、课题的界定

苏教版国家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使用,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创造性使用数学教材,使具有特色的数学课程教材焕发出活力。从而实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从数学教学活动的全局出发,建立一个全方位,多维度,多层次的立体化教学评价结构体系,形成一个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数量评价与质量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统一的全面性评价网。

构建科学的小学数学评价体系,就是要在新课标和新理念指导下,以新教材实验为依托,以促进每个学生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建构和实验新型的教学评价模式,使评价与学生发展同步,充分体现评价指标多元,评价主体多维,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内容全面,评价过程动态等特点。以此来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导向、改进、形成、激励功能,力求在教材使用中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地区实际,并且科学、有效、可操作的小学数学评价体系。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学习评价应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帮学生找回失落和自信。数学学习评价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设计多元评价体系,用多把尺子衡量各有所长的学生。

2、建构主义评价观。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的是: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即要求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学生应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因此,在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中要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结果的评价,要将评价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部分,使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3、多元智力学说的评价观。

每个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各种智力只是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是多元智力之间不同的组合而导致的,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能。因此,在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中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① 教师使用教材的评价研究。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何用自己的独特个性,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体验、激情、灵感和经验融合在课堂中,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新钻研、处理,与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等等。围绕如何开展评价活动,从而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材实验水平的科学评价体系。

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研究。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精神和关于改革评价的目标要求,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学生重视对学生多维素质的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③教师教学活动评价的研究。

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从教师教的设计、教的过程和教的效果以及等方面开展研究,构建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水平的评价模式。

④学生数学素质评价的研究。

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法,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要将考试和其他的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在时间上做到平时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做到单项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做到笔试评价和面试评价相结合,在评价结果上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主要选择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a)数学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研究。

(b)数学面试评价的研究。

(c)数学笔试评价的研究。

(d)小学生数学素质多维评价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①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过程中教师教学活动评价的研究(包括数学学习环境的营造,多媒体技术运用的研究)。

②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过程中学生学习活动评价的研究(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和评价功能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要突破的难点:

在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过程中推进评价改革实验,以科学理论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科学评价为杠杆,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核心,重点突破三个难点:一是数学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二是促进师生的互动发展;三是评价形式和手段体现丰富与简约的统一。初步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学生学习活动评价体系。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总体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学习─领悟─实践─反思─提升”的实践过程,将新教材中教学内容呈现的“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主动探索---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过程,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适应新课程理解新教材领悟新教法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编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与能力的评价的案例,以指导全县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能力、教学专业知识结构等不断提高和学生数学知识结构、数学学习方式、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不断发展的有效评价体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符合《纲要》精神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基于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测试的内容与标准。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在科研和教改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

重点是通过教师合理使用新教材、科学评价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来推动全县整个课堂教学改革。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实验研究法

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由于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对实验对象、环境等影响因变量的因素缺乏严格的控制,教育实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验,只能是“准实验”。

2、行动研究法

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侧重于实践,把解决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可以根据研究情况边实践边评价边修改,以适应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3、教育调查法

是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搜集有关教学问题或教学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教学现象的科学事实,为教学活动提供实践策略或现实依据,形成科学认识教学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4、文献资料法

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是指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以获的间接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研究课题都需要采用的方法。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5、经验总结法。

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八、课题研究的计划进度

课题研究从2006年6月----2008年8月,分4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06年 6 月----2006年 8月

收集资料,拟订课题研究方案,课题论证。进行先期的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进行先期的重点实验研究,初步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操作方式。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年 9月----2007年 8 月

定期举行全县性的数学课堂教学观摩和评价活动,开展经常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在实践研究中完善、修订教学评价标准和操作方式,探索教与学活动的评价体系和操作方式。收集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完成中期研究报告,撰写案例和论文。

第三阶段(验证阶段):2007年9月----2008年6月

将前一阶段形成的实验成果向面上推广,扩大实验范围,从不同的层面学校来进一步验证,完善教与学活动的评价体系和操作方式,撰写案例和论文。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7月----2008年8月

总结实验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推广研究成果。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2、形成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3、形成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4、结集《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案例》。

十、课题的组织与实施

(一)成立课题组

组 长:刘兆隽

副组长:周春国 朱 月

成 员:陈从华 王启芹 刘学军 叶登明 龚海娟 林方红

左卫国 王秀红 张耀华 周金操 林宝亚 张体奎

(二)聘请专家指导

拟聘省特级教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蒋康华

拟聘省特级教师、县实验小学副校长王凤芹

(三)实验分工

本课题组人员分工如下:

刘兆隽:主持课题研究,负责指导、调整、协调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过程,负责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制定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方案。

周春国、朱 月:负责联系指导中心小学子课题项目学校,负责课题的文秘工作。

龚海娟、林方红:负责课题研究的理论、资料收集,档案管理。

陈从华、王启芹:制定教师使用教材的评价研究方案、指导学校开展实验。

刘学军、叶登明:制定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研究方案、指导学校开展实验。

左卫国、王秀红:制定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研究方案、指导教师开展实验。

张体奎、张耀华:制定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方案、指导学校开展实验。

周金操、林宝亚:制定学生数学素质评价的研究方案,指导、组织教师实施。

(四)相关保障

课题主持人系县教研室分管小学教学教研工作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承担过省“十·五”教研课题的实验,曾主持过市级教科研课题,有很强的教科研能力,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并且具有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县各校“人人参与教育科研”的能力,能筹集一定的研究所需经费;课题组成员都是市级教学能手或县级学科带头人,系学校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校长或教科室主任,都具有很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开展研究工作;教研室有一定数量的图书资料、科研设备;县教育局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质;全县已形成浓郁的课题研究氛围等等,给课题研究提供有力保证。

课题在县教研室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下,通过组建以县教研室教研员和部分抓教学的副校长参与研究的的课题组,承担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研究。通过广泛吸收各承担学校有实践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教师参与,以保证研究成果的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拟在各承担校组织学校主管领导、教科室负责同志和3-6名数学骨干教师共同组成项目组。在开题会后,各项目组进一步明确研究内容和目标,在课题组的统一指导下,承担所研究项目的实验任务。

(五)课题管理

1、学习理论,加强培训。所有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都应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课题教学评价的理论,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2、积累资料,总结经验。课题研究人员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应在教学实践中对设计的评价体系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并积极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充分明确自身的研究地位和方向。

3、注重过程,强化管理。参与研究的学校要把本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的工作重点,加强过程监管,并给予各方面的充分支持。各承担学校应积极参加课题组组织的活动,无故不参加本课题研讨活动的学校视作自行退出研究工作。

4、加强协作,定期交流。课题组要定期开展交流活动,互通信息,协作研究,保证在研究方法、进度、科学性等方面符合整个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要求。

5、求真务实,突出特色。课题研究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各承担学校要根据学校实际,突出自己的特色,找准切入口,不要贪大求全。课题组要及时收集各学校在实验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分析信息,寻找对策;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质量,推动课题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