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使用苏教...

《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教科研立项课题

批准编号:2004—02—25

一、课题的提出:

国家教育部自2001年6月8日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各学科相继出台了理念全新的《课程标准》。江苏省教育出版社组织专家及一线骨干教师依据国家教学课程标准,精心编写了小学数学实验教科书,目前已在全国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300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使用,并得到了教育理论界及实验区一线教师的广泛赞誉。然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受到实验教师的观念、施教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实验中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用旧方法教新教材,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期如此,将直接影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直接影响新一代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素质。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如何创造性的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的现状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为了了解“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中我们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组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究。这些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不仅仅是换套新的教材,或是说用了新的标准问题,其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里面的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数学学习,是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2、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讨论的是个体的人,是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当代教育研究把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通过实施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在人格中达成理性与情感意志、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素质的和谐统一。使每一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人们越来越反对传统的“填鸭式、操练式”教学方法,主张合作互动、平等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民主,注重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和宽松的环境。

4、该领域研究发展地趋势分析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联系:

1、都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利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低效的教学方法的摒弃,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2、都是借助于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论证上升为教学理论。

区别:

1、研究的背景不同:本课题是在全省全面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各课改实验年级全部使用苏教版实验教科书的背景下,对如何创造性的使用苏教版教材,以组织实施者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

2、研究重点不同:其他研究大多侧重理论方面,而本课题试图借助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在具体的操作实验中,实践新课标理念,寻找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同时丰富教育教学的价值性理论。

3、研究对象、范围不同:其他实验研究均在一所学校选择实验班级进行实验,选择实验对象的面不广,对不同地区的情况缺乏了解,实验成果在推广过程中受到限制,而本课题实验受主持人职务之便在城区实验小学、乡镇中心小学、村小分别设有实验班级,这样获得的实验经验上升为理论时,更具有普遍性,便于大面积推广。

三、课题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通过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2、通过实践研究,构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全省实验教师提供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范式。

3、通过实验研究,培养一批观念新、业务素质高、实验操作能力强的数学骨干教师。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试图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及操作模式的构建,进行初步的理论概括,丰富和拓展现代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理论,促进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

四、课题的设计

(一)课题的界定

1、苏教版实验教材:由江苏中小学教材编写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及一线骨干教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该书已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300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使用。

2、有效课堂教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即能够促进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课堂教学。

(二)支撑性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教学模式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是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现代哲学思潮。到19世纪,实证主义诞生、科学主义取得了理论形态。几乎与之同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也诞生了。人本主义讲人,讲的是个体的人,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人。人本主义理论十分注意人的个性、重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它与新课改“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相统一。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潜力,只要给以适当的外部条件,就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各个方面只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理论揭示了学生在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三)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以下四个部分:

1、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研究。

2、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研究。

3、有效课堂教学评估的研究。

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而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的学习则是本课题研究的难点。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 研究,以对比实验为主,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积极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及课堂教学模式,确立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及评价体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经验总结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的实施。

1、对比实验法。在城区楚州实验小学、乡镇车桥中心小学和村小鱼市小学分别在一、二年级设立两个实验班进行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实验,并设立平行的对照班级进行比较。

2、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分析实验前后课改年级课堂教学的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五、课题的保证措施

1、学术保证:课题主持人刘海林同志为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水平,“九五”期间,曾参加两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均已顺利结题。陈亚、刘海春、韩卉等同志在“九五”期间参加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水平。另外课题组将聘请省、市各级专家担任顾问,聘请具有丰富教育科研水平的市教研室方学法同志为常务顾问,对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和帮助。

2、组织保证:成立以刘海林同志为组长的课题组,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网络,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为实验者提供业务进修的机会。

3、时间保证:主持人刘海林同志在区教研室,专门研究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其他成员绝大多数均为一线实验教师正在从事《苏教版实验教材》研究和教学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的正常运行。

4、经费保证:区教研室、楚州实验小学、车桥中心小学、鱼市小学均十分支持这一课题的研究,保证资料、设备、科研经费的正常供给。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刘海林 全面工作

陈 亚 资料收集

韩 卉 实验操作

刘海燕 实验操作

刘 彬 实验操作

李晓芹 实验操作

熊成青 实验操作

赵明红 实验操作

刘海春 资料整理

七、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预期达到的目标

阶段成果名称及其形成

承担人

1

准备阶段

2004年6月

—2004年8月

培训实验教师,收集资料,制定方案,调查、分析课改实验年级课堂教学现状

1、课题实验方案

2、课改年级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刘海林

2

实施阶段(一)

2004年9月

—2005年7月

完成实验的目标体系研究及操作策略研究,实验班级学生探究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1、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方案

2、实验中期报告

陈 亚

刘海燕

3

实施阶段(二)

2005年8月

—2006年6月

构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形成有效课堂教学评估方案;实验班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1、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有效课堂教学评估方案

韩 卉

李小芹

4

总结阶段

2006年7月

—2006年12月

整理课题相关材料,编辑出版有关论文及教学设计

1、课题研究终期报告

2、教学论文、教案集

刘海林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预期达到的目标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

承担人

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苏教版实验教材,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探索性、自主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逐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1、课题终结报告;

2、论文、教案集;

3、电子影像资料。

陈 亚

刘海春

刘海林

本课题完成时间:2006年12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