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怎样借助分物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余数以及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有余数除法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分物的实际操作活动,并将操作和思考相结合。具体来说:
第一,通过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引入对余数的认识
在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教材创设了分橘子活动,引入有余数除法。通过操作活动,学生会发现:14个橘子,每盘放4个,可以放3盘,还剩2个。建议教师重点提问学生:2个为什么不继续分了,使学生体会到继续分下去,每盘就不一样多了。平均分到最后不能再分了,就出现了余数。
通过分苹果、分橘子的操作活动,学生将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验到平均分的结果有两种:正好分完,不够分还有多余,从而体会学习余数的必要性,以及余数的意义。
第二,有余数除法竖式需要与操作活动有机结合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含义,需要和分橘子、分小棒等操作过程联系起来。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请你们把操作过程用竖式写下来,好吗?在学生前一节中已经学习除法竖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写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并引导学生结合操作的过程说说每一步的含义。
第三,学生通过多次分物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结合操作活动,学生将体会到剩下的不够再分了,从而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有的老师可能认为操作活动是比较低级的,因此总是让学生尽可能脱离操作。实际上,借助实际操作不仅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如果能将操作和思考有机结合的化,操作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操作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014年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检测题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模拟试卷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小学数学第四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
2014年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卷质量检测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期中试题第二学期
2014年小学数学二年级期中试卷下册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二年级数学10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小学生口算练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试卷
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题
2014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期中试卷下学期
苏教版2014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测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测试题
人教版2014年二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
二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训练题(冀教版)
2014年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
2014年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
2014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期中试题下学期
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二年级数学口算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