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如何科学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如何科学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数与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计算不单单是一种技能,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意识,同时也是人们应具备的数学素养之一。计算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意志、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已经成为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运算技能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学生在顺利地完成运算任务过程中,借助自己的内部言语在头脑里进行的一系列智力活动方式。运算技能是指智力技能而不是操作技能,它是一种智力活动方式,其中主要包括思维、记忆、想象等,而思维占比较重要的位置。
我认为,计算教学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学生只要把法则牢记于心,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我们不能想像一个连基本的计算原理和方法都模糊不清的学生能够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会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另外,算理非常重要,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会说一整套的程序化的语言,以表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这种任意拔苗助长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做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也不可能让小学生一下子说那么多?说那么多,他就是真的理解吗?学生在小学阶段学过的定律有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五个运算定律。实际上从小学阶段到中学,一直到实数范围它是通行无阻的。从理论上讲只有运用了运算定律,才能保证某些计算结果的严密性。以前我们只把运算定律用到简算上,其实运算律不仅仅在此,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保证整个计算的正确性,取得唯一的结果。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以及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等等的简便算法.还有小数点的移动等.
因此第一,老师给足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加法交换律25+18+75+82=(25+75)+(18+82)=100+100=200
乘法分配律1095=(100+9) 5=1005+95=500+45=545
第二,在直观的教学中理解算理。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深刻地领悟运算中的算理;另外要在算理与具体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方面进行很好地探索;使学生能够在直观的、数形结合的实践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深刻地感悟数学计算的道理,很好地掌握计算的方法。
八年级数学多项式的因式分解1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八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2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9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
八年级数学全等形
八年级数学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1
八年级数学测量旗杆的高度1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7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级
八年级数学极差2
八年级数学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1
八年级数学变化的鱼2
八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3
八年级数学函数与一次函数
八年级数学得到直角三角形吗
八年级数学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
八年级数学线段、角的对称性2
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中位线定理3
八年级数学测量旗杆的高度2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3
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1
八年级数学零次幂和负整数指数幂1
八年级数学线段、角的对称性1
八年级数学变化的鱼1
八年级数学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八年级数学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1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条件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