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学衔接有效教学活动体会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中小学数学衔接有效教学...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中小学数学...

中小学数学衔接有效教学活动体会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中小学数学衔接有效教学活动体会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中小学数学衔接有效教学活动体会10月28日,我参加了在钟管中心学校举办的县中小学数学衔接有效教学活动。参加活动的是全县的部分七年级和六年级的数学教师。上午,我们聆听了六年级汤培英老师的《圆的周长》和七年级梅海华老师的《线段、射线、直线的认识》两节课;下午听取了浙江省教研员许芬英老师关于中小学数学衔接方面的专题报告。我觉得受益非浅,主要体会如下:

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基础必备。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后连贯非常紧密。小学数学是学生进入高一级学府学习的基础。因此,除了要把这个基础打牢之外,还必须注意到知识间的衔接,特别是与初中的衔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用教小学想中学这种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意识,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迁移规律,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作一些有利于知识衔接上的铺垫和渗透,使中小学能顺利有效地对接。如:小学主要学习算术知识,上到初中就转变为代数知识。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学习初中代数的基础,如果学生学不好,那么初中数学的学习就困难了。为了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我认为其一:应该让学生了解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以小学中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为例,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加法的交换率、结合率,乘法的交换率、结合率和分配率要用字母来表示,不用字母行不行?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让他们明白用字母表示数,简洁明了,含义广泛,这样对小学生逆向思维有好处,为学生代数的打好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 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促学生的后续发展。

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建立合理而有效的思维结构的有效工具。在小学数学阶段有意识地向渗透一些基本的思想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素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小衔接的重要步骤。学生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教师讲不讲,讲多讲少,随意性较大,常常因教学时间紧而将它作为一个软任务挤掉。对于学生的要求是能领会多少算多少。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从思想上不断提高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的,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于每一章每一节,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怎么渗透,渗透到什么程度应有一个总体设计,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在这方面我平日渗透的有些偏少,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内容。

最后,我就以省教研员许芬英老师针对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与各位同行共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前提

丰厚的专业素养高效的基础

基本的教学规范高效的保障

乐观的专业态度高效的催化剂

当然如何顺利地完成中小学教学的衔接,让学生自然平稳地由小学阶段的学习过渡到初中阶段学习,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探索,积累经验,共同努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