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十几减几”的看图计算题学困生个案跟踪与错例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十几减几”的看图计算题学困生个案跟踪与错例分析错例:
一、原因分析:该生对这题理解是:每人要坐一把椅子,还差几把?学生没理解题意,图意是有9人,已有2把椅子,还差几把。而不是求,人和椅一共有多少。也就是说9个人要9把椅子,现在9个人里已有2人有椅子了,另7人要几把椅子。
二、教师分析:学生看了题,就急着做,没分清题目给的已知条件,所求的问题,9个人是已知的总数,2把椅子是9把椅子其中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还差几把)。而不是9个人是部分数,2把椅子是另部分数,求总数。且要注意人与椅子不能直接相加,而是说9个人要9把椅子,现在9个人里已有2人有椅子了,另7人要几把椅子。从9里去掉2是几。
三、解决策略:这种错误存在,可能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强调要注意人与椅子不能直接相加,而是9个人要9把椅子,现在9个人里已有2人有椅子了,另7人要几把椅子。从9里去掉2是几。学生对这句话没理解后才做题,而该生只是机械做题。实际上并没真正理解。针对这部分知识点和这个学生自身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有:
1、首先要学生看清题目,理解题意,按理解后才做,并借助题目的图,有9人,画9把椅子,现在已有2把,还差几把,也就是9把椅子,去掉2把,还差几7把。
2,学会要检验:该生缺少写完作业认真检验的良好习惯。由于一些学生学习过于自信,作业写完后从不检验,而有一些学生只想尽快完成,根本就不想检验;更有一些学生知道自己已无把握全部正确,就依赖家长代为检验或等老师批改后有错再检查改正,所以许多学生就养成了写完作业后不检验的坏习惯。该生缺少检验的良好习惯,要改。
四、学生完成练习题目的情况及分析
学生做练习前,我们针对学生出现的错例按照制定的措施对他进行了指导,因为有具体的生活情境图,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所以学生能很快的理解算理,较好的掌握计算方法。
五、后测情况反馈
六、反测情况分析:
学生能较好地看图,理解题意,掌握计算的方法,在复侧中做正确了。
4.1.1多姿多彩的图形课件新人教版七上(作者:贺宏伟)
油菜种植的计算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1.5.1乘方课件1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4.1.2从不同的方向看课件新人教版七上(作者:贺宏伟)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复习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有理数的减法课件3(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作者:李望德
2.1单项式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相反数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点、线、面、体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4.3.1角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4.3.3余角和补角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作者:贺宏伟)
1.1正数和负数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作者:王晓丽)
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课件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
1.4有理数的乘除法(2)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5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直线、射线和线段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展开与折叠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合并同类项课件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角课件2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科学记数法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有理数复习课件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
线段的大小比较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余角和补角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作者:林彩银)
绝对值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作者:崔维春)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销售问题课件
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课件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1.5.1乘方课件ppt新人教版七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