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评析发言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评析发言稿苏老师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在小组内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等方法认识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经历直观感受和操作体验的过程;同时利用表格式的支架教学引导学生从面、棱、顶点三个方面去观察交流正方体的特征以及与长方体的关系。但是由于在复习长方体的特征花的时间较多,以及重复学生的话较多,因此导致后面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没有时间去进一步深入探究。
本课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实践得如何?
做中学;苏老师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经历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小组合作及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操作中学,在合作中学,在交流中学,整节课基本上实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本课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你认为应该有怎样的教学模式呢?
我认为本课的教学模式是:旧知回顾,新知探究,新旧对比,总结升华。本课是概念课的教学,内容是属于新旧知识紧密联系的。既然是新旧知识联系的概念课,而不是新的概念教学,就要抓住新旧概念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教学,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模式可以是:问题,探究,对比,提升。
本课如果我来教设想如何?
首先,我会与苏老师一样出示第一个表格,指名让中或中下的学生边看手里的长方体边直接填空回答,适当交流棱的分组问题(因为是旧知就没必要讨论花很多时间)。然后我会利用苏老师的长方体切成正方体的例题提出问题:①正方体与长方体是否有某些联系呢?②正方体又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接下来请小组合作探究正方体的特征,出示第二个表格(也是和第一个表格一样利用填空的形式),提出要求:①小组分工②边填表格边思考哪些特征是与长方体一样的?哪些又是不一样的?最后再进行全班汇报交流,重点是正方体的特征的归纳和与长方体的对比。
4.2相似三角形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的三种解析式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相似多边形课件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复习一)课件ppt(浙教版九上)
1.2反比例的图象和性质(1)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3.4圆周角(2)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4.1比例线段(三)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上)作者:朱宣传
1.2反比例的图象和性质(2)课件1(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上二次函数复习课件
1.2反比例的图象和性质(2)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2)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圆的基本性质复习(3)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复习(1)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一章反比例函数反复习课课件
4.6图形的位似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二次函数复习(1)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复习课件ppt
3.1圆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相似三角形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作者:邓俊
浙教版九年级上1.1反比例函数(1)课件ppt
3.4圆周角(1)课件ppt(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上4.1比例线段(2)课件1
1.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上)
浙教版九年级上二次函数复习课件ppt
相似三角形判定课件(浙教版九年级上)作者:屠雪峰
浙教版九年级上反比例函数概念复习课件
浙教版九上3.2三角形的内切圆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上4.1.3比例线段(3)课件2
浙教版九年级上1.3反比例函数课件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