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百分数的应...

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百分数在生活方面的具体应用。根据我校高段数学教研组的研究课题《在高段教学中,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效的交流平台》,我在教学前,让学生收集与储蓄有关的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完善对本金、利率、利息及利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在教学中,充分的为学生创设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百分数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学生多了解一些百分数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实际问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安排了淘气和笑笑储蓄的情境,他们存入300元到期后不仅能取回存入300元的本金,还能得到银行付出利息的一部分钱。在这一实际情景中,通过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本金、利息和年利率。教材给出了整存整取的年利率,还有利息的计算公式,并鼓励学生利用公式实际计算一下笑笑和淘气分别得到多少利息。教材没有涉及到利息税,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是做为时代感很强的利息税,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它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性,在教学中,我补充了一个例题,让学生在理解了利息税和税后利息后,能按照一定税率,正确计算利息税。

二、学生分析

在此学习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定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

三、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学习合理理财,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

1、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2、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六、教学设计

(一)学生汇报调查资料,情景导入

(课前布置学生到银行去调查年利率,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

师:昨天同学们到银行去做了一个小调查,请你汇报调查的情况。

生1:我知道了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农村合作信用社等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储蓄的场所。

生2:我知道储蓄不仅可以帮助国家进行经济建设,而且能增加家庭个人的收入。

师:说的真好。这是储蓄的优点,储蓄能支持国家建设。

生3:我知道储蓄分活期和定期两种。在定期存款方式中,又可以分为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两大类。

师:你说的是储蓄的种类。(板:储蓄的种类:零存整取、整存整取)

生4:我调查到利率=利息本金。活期的利率为0.72%,定期一年的利率是3.87%,定期二年的利率是4.41%,定期三年的利率是5.13%,定期五年的利率是5.58%

师:利率的高低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来制定。银行会按照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调整利率的。利率有按年计算的,称年利率;按月计算的,称月利率。

师板书:利率=利息本金

生5:我还知道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师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生6:我调查到存款要交利息税,另外教育储蓄和国债不用交税。

生7:把钱存入银行,取出来的还有银行要多付的一些钱。

师: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生8:我知道是利息。

师板书:利息就是取款时银行所多支付的钱。

生9:我还知道利息的计算方法,利息=本金期限利率(师板书)

师:真不错!你还知道了利息的计算方法。

生10:我还知道支付方式。有现金支汇票支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 生11:我知道在储蓄之前必须先填写存款单,而且每个银行的存款单都不一样的。

生12:我知道存款时必须要写清楚种类,你存的是人民币还是其他种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有关储蓄的知识。听到你们的汇报,老师了增长了许多知识。这节课你们想进一步研究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1:取钱的方法。

生2:关于利息税的问题。

生3:有关利息怎样计算?

生4:怎样进行抵押贷款?

生5:票汇是怎样进行的?

师:综合大家的意见,看来同学们对利息和利息税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有关利息和利息税方面的问题。(板书:利息。)

(二)举例探究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过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些压岁钱,你觉得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呢?

生1:当然是存到银行了。

师:是啊!存到银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到期还能得到利息。根据存款的种类和时间的长短,利率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有300元钱,打算怎样存款,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时间长一些利息就会多的。

生3:我存一年的整存整取,如果时间太长,需要用钱时取出来,就按活期存款计算利息了,那样利息就少了。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

师:同学们想得很周到,我们存钱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怎样存。我们来看看淘气和笑笑说了什么吧。

(出示课件:笑笑、淘气的压岁钱各得到300元,笑笑说:我想存一年,整存整取。淘气说:我想存3年,整存整取。)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计算。

(教师给出计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期限利率,并给出年利率表,学生小组合作计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

3、小组汇报

存一年: 存三年:

3003.87%1 3005.13%3

=11.61(元) =46.17(元)

4、及时反馈

师提问:(以存一年为例),在这里300元表示什么?3.87%呢?1又表示什么?

学生逐步回答后,老师继续追问:11.61又表示什么?

生:11.61表示存一年得到的利息。

师强调:300元就是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板:本金)

3.87%是年利率(板:年利率)

一年是时间(板:时间)最后用 本金年利率时间就得到利息。

师边强调边复习利息计算方法的公式。(利息=本金年利率时间)

师:11.61元就是300元存一年所得到银行付给笑笑的利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 教师再让学生以前面的说法为例,同桌互相说说存三年:3005.13%3=46.17(元)中的5.13%、300、3、46.17各表示什么。

生:300表示本金,5.13%是存三年的年利率,3表示三年,46.17元是存三年所得到的利息。

5、利息税

课件出示:你知道吗?

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到的利息应按20%纳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2007年8月15日,利息税下降到5%,2008年10月9日,国家取消了利息税。

师:利息税就是个人向国家交纳的利息所得税,怎么理解?

生:如按利息的20%纳税,就是要交纳利息的20%给国家,自己拿到利息的80%。

师:其他同学理解了利息税的含义了吗?

(三)延伸练习(教师课件出示)

1、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5年,年利率是4.14%,到期后,李老师应交纳多少利息税?李老师的本金和税后利息共有多少元?(利息按5%纳税)

[明确什么时利息以及利息税及计算的方法。先求出利息=20004.14%5=414(元),,李老师交的利息税为4145%=20.7(元),李老师实得本金和税后利息的总和为414-20.7+2000=2393.3(元),这里实得利息是扣除利息税之后的部分。]

师:一般存款利息都要根据国家的政策纳税,而国债和教育存款是不用纳税的。

2、李叔叔购买了五年期的国家建设债券20000元,年利率是3.81%。到期时,李叔叔的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 (国债免交利息税)

200003.81%5+20000

=3818+20000

=23818(元)

㈣巩固新知、升华练习

(教师课件出示)

3、小调查。

小明的爸爸打算这个月把5000元存入银行(两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息?

㈥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百分数的应用《利息》教研实录 七、教学反思

整节课教学完成之后,可以说自己感触很深。这节课是百分数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综观整个课堂,由于学生在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准备充分,所以在导入环节,学生兴趣浓厚,气氛较好。但由于这部分环节充分让学生说说自己调查到的知识,所以时间比预设时间稍微长了一些,导致后面的练习环节缺少些时间完成。

在新授环节中,我采用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调查,逐步得出利息=本金期限利率的计算方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自选研究的问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自主进行探索,老师没有干预。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更没有插手,只参与在学生的探索过程。

从学生生活中得到的经验再结合笑笑和淘气各得到压岁钱怎样存,利用利息计算方法算出各自得到的利息。让学生充分感知整存整取一年和三年所得到的利息是怎样的,最后出示你知道吗?也就是利息税的有关知识,告诉学生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到的利息应按所得税率纳税,增进学生的纳税意识。

在练习的环节设计中,我采取了巩固练习、延伸练习以及升华练习的形式,针对这节课的重难点,采取多种形式,逐步递进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训练。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班上同学对于这部分内容掌握较好,在计算时也很熟练,充分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虽然整节课从教学效果上较好,在课前老师的设计上安排也比较紧凑,但真正的课堂是一门艺术。在实际操作的时间分配上不够妥当。这在今后的教学活动当中要不断地去改进、去完善。

八、案例点评

这节课集知识性、互动性、应用性于一体,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生活收集中引出知识。让学生课前从生活中收集有关储蓄的知识,使每一位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也拉近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亲切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做到了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2、从互动交流中探索知识。有效教学的设计就是教者的精心筹划下,又似乎是在随意交流中,在相互触动的思维碰撞中自然流淌出来。教师由存款情境与学生交流存款方式,引出年利率、利息的问题,又话锋一转,让学生探索如何计算利息。再接着教师抛出利息税的问题,又引发新的一轮对利息税和税后利息计算的互动交流,探索出计算方法。

3、从多层次练习中巩固知识。教师对知识的巩固不停留在基础知识,而是由对知识运用的延伸,到培养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再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的多层次练习设计。本课教学中练习不多,但达到了知识与道德,数学与方法,巩固与应用的较好结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