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_教学随笔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
首页>教学经验>教学随笔>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课前准备:故事《聪明的小乌龟》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要搬新家啦,你们替老师高兴吗? (高兴)

师:可是,我家的小金鱼和小乌龟有了意见。请听小金鱼正着急呢!播放课件: 《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对话》

小金鱼:小乌龟,小乌龟,怎么办呀,我们的主人要搬家啦!

小乌龟:嗨,别急别急,我们的主人有一群既聪明又能干的小帮手,他们一定会帮我们再做一个更漂亮更合适的新家。

师:同学们,愿意帮我家的小金鱼和小乌龟再做一个新家吗?(愿意)

师:先请同学们看看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金鱼的家是长方体,小乌龟的家是正方体。

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要想帮小金鱼和小乌龟做一个新家,你认为要应用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那些知识呢?

生:学生自由发言。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

二、实践应用

师:你们会计算吗?( 那 老师先考考你们)

师:教师课件演示《计算公式》:重点强调计算方法。

动手操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准备帮小金鱼和小乌龟做新家啦!

教师课件出示:《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家》请认真观察大屏幕,你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小金鱼的家长为5分米,宽为2分米,高为3分米;小乌龟的家棱长为3分米。

师:如果老师想用玻璃给它们分别做这样一个新家,你们认为第一步先要求出什么?

生:先要求出它们的表面积。 (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师:你们能行吗?开始做吧(女生为小金鱼做,男生为小乌龟做)

师:老师还想知道它们的新家分别要占有多大的空间呢?(能行吗)

生:学生独立计算。 (男生为小金鱼做,女生为小乌龟做)

师:《课件演示》集体订正

三、深化练习

1、小法官

在给小金鱼和小乌龟做新家的过程中,老师听见有这样几种说法,想请同学们来当小法官判断一下。 (用手势表示对错,并说明理由)

《课件演示》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复习实录 (1)、长方体鱼缸的三条棱就是它的长宽高。

(2)、如果小乌龟的家是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一样。

(3)、金鱼缸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4)、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2、快乐的ABC

老师相信大家做完了快乐ABC以后,小金鱼和小乌龟的新家很快就能做好了。

《课件演示》

(1)、如果小金鱼的家是长8分米,宽6分米,高是4分米的长方体,

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

A 24 B 4  8 C  32

(2)、如果小乌龟的家棱长之和为36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

方厘米

A 27 B  3 C  9 D 12

3、小金鱼、小乌龟的家终于做好了

《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帮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做好了新家。现在我分别往它们的家中注入了 18升 水,你们能算出水面的高度各是多少分米吗?

生:学生分组算出小金鱼和小乌龟水面的高度。(一二组代表小金鱼,三四组代表小乌龟)

师:《课件演示》集体订正

4、小金鱼、小乌龟回家啦!

师:小金鱼和小乌龟终于搬到了新家。《课件演示》看到大家为它们做的新家,高兴极了,快活的游来游去,可细心的小金鱼回到家以后突然发现水面上升了0.4分米,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生:因为小金鱼占有一定的空间。

师:那你能算出小金鱼究竟占有多大的空间吗?

《课件演示》

生: 学生独立计算,(同桌可以互相商讨)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师: 指名同学给大家分析讲解思路,《课件演示》订正答案。

5、解决问题

师:很多老师都说我们五(5)班的同学特别聪明能干,那你们想不想趁这个机会展示一下自己?(想) 有信心吗? (有 )

《课件演示》:如果要给这个火柴盒的外壳贴上一层包装纸,你能算出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吗?

生:独立计算(可以同位商讨)

师:课件演示订正。

四、课终回顾,深化认识。

师:今天,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果然是老师的好帮手!老师代表小金鱼和小乌龟谢谢大家。可老师想知道,在给小金鱼和小乌龟做新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什么建议要 向 老师和同学们说吗?

生:学生自由发言 (无盖、通风管.......)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像这样的火柴盒、鱼缸......都蕴含着许多的数学问题,这就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利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要养成善于思考好习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