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_试卷分析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2014年五年级下册数...
首页>教学经验>试卷分析>2014年...

201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201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201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题型分析。

(一)试卷注重了各知识点的考查。

本次考试试题基本覆盖了1、2、3单元的范围,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基础知识题、计算题、作图题和应用题,全卷以百分制命题,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全面地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知识的能力。

下面,根据各类型题谈谈我的看法:

1、基础知识题:第一题填空、第二题判断、第三题选择,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进率之间的换算、容积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图形的拼、切面积的变化(从拼图中发现面积减少了,而且每相同的两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拼在一起减少2个面;从切中发现面积增加了,而且无论是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每沿着面切一次增加2个面)、图形与图形内涵之间的关系。题目难易适度,适合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

2、计算题为看图计算。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3、看图填空。此题是圆形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角度问题进行考查。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思维、计算能力,与书本上学过的钟表旋转的比较能力。

4、作图题,此题是对空间思维能力和平面作图能力的综合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体现学生规范画图的重要性。

5、解决问题,全面综合地考查了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

(二)、试卷注重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试卷中注重学生对已知条件、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考虑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如应用题1、2、3、4、5、6都是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都引导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说明必需的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其素材必须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二、试卷卷面分析

本次考试全班五年级10人,最高分98分;85100分的有4人,占全班人数的40%;7084分的3人,占全班人数的30%;6069分1人,占全班人数的10%;不及格的2人,占全班人数的20%;经过考查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日常教学情况。成绩不太理想,同时从卷面上也反映了一些问题:

(一)基础概念的理解不透彻,造成对基础概念不能灵活运用。例如以下几个方面:

1、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模糊:有两个同学对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不太理解。如567=8,那么7是()的因数,56是()的倍数;

2、进率之间的换算理解差。如有5位同学对单名数单位化为复名数单位的进率换算理解不透彻。如:3.2立方米=()立方米()立方分米。

3、审题不够细心。比如填空的11题: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水箱,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它的表面积是()立方分米,容积是()升。有4位同学理解成6个面来求它的表面积、他们根本没有认真看到是无盖的长方体,只求5个面而已。

(二)计算作为一个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需加强练习。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201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2014年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试卷第四题集中考查本册有关计算内容,共2个小题,即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有1位学生对体积和表面积的概念理解很好,但是计算却出错。还有应用题的第6小题也有2位同学出现同样的错误,象这样丢分很可惜。因此,在今后计算教学中对计算知识还需要强化训练,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入口头叙述计算的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解决问题时,对条件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不够,解决问题的策略训练有待提高。

应用题是日常生活在数学中的反映,既能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卷面看:⑴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综合能力很差;如:应用题的第4小题,有9位同学对这题做错了:其中有2位同学分析求1个面、有4位同学分析求2个面、有1位同学分析求5个面、有1位同学分析求6个面,还有1位同学分析成长方体的长宽高5。这些需要有待于不断提高。⑵学生的实践能力太弱,要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应用题的第5小题。以后应该让学生多亲身实践、探索、交流、寻找结论。

三、有待改进和加强方面

这次试题从整体来看不错,既反映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但同进暴露了我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今后,在以下方面我应该加强:

1、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得深,记得牢,用得活。如:概念、公式、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结论的得出过程。做到举一反三,在具体的情境中创造学生独立、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检查练习、作业、试卷的好习惯。要培养学生对已做完的题仔细检查,绝不能应付了事,或者完成了就万事大吉。

3、加强学生学法的指导。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的习惯,要多采用小组讨论法、针对性练习法、对比法、奖励法等,形式多样,激发兴趣。

4、督促学生在细致、细心上下功夫。这次测评,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反而丢分严重,并不是没掌握和运用,解题方法和过程都正确,但结果错了,通过分析发现,主要是不细心算错等等。像符小婵:3.5-3=3。陈菲:3601.6=47.6,121.62=384等。今后,应进一步督促学生更加细心,更加认真。

5、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加强解析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