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倍的认识》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倍的认识》教学反思
《倍的认识》是《7的乘法口诀》中第4课时的内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2、初步体会“倍”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求倍数的问题;3、在用已有生活经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结这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构建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才能把学习新知识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识的动力。这节课我通过“1头小象和2头大象”、“小兔子拔萝卜”两幅情景图,让学生初步体会“倍”的意义。这样,把枯燥死板的数学知识放在学生比较喜欢的情境中,避免了干干巴巴的讲述,然后,我又和同学们进行了击掌游戏,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动手操作,加强理解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生动具体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所以,在练习中我安排了让学生摆花片的题目,通过他们动手操作,进一步加深了对“倍”这个概念的理解。
2016春人教版数学四下2《观察物体(二)》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四下1.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ppt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有关0的计算》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ppt练习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特性》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名数的改写》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ppt说课稿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除法的简便运算》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折线统计图》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三角形的特性》ppt课件3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植树问题》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ppt课件1
2016春人教版数学四下3.1.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含括号的四则运算》ppt课件2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名数的改写》ppt课件1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含括号的四则运算》ppt课件1
2016春人教版数学四下2《观察物体(二)》ppt课件3
2016春人教版数学四下1.3《括号》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2
2016春人教版数学四下3.1.3《加减计算的灵活运用》ppt课件
2016春人教版数学四下3.1.2《减法的简便运算》ppt课件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单式折线统计图》ppt课件3
2013人教版数学四下《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3
2016春人教版数学四下1.3《括号》ppt课件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