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今天,尝试上了一堂数学网络课,内容是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借助网络,展示具体的图形、形象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并结合学生动手操作,运用试一试、剪一剪、围一围、折一折等方法,通过不同折法,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从而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当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让学生进行操作,目的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过程中,验证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先把纸对折,画上简单的图案,然后再剪,剪好后再展开,就成了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本节课教学中,由于三年级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不高,(上网速度慢、文字输入慢)再加上学习内容比较多,因此,尽管博客网站图文并茂,完全照课本内容顺序安排,有难度的地方还有提示,比较适合学生自学,但是,还是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大的感受是:首先要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次是把握好,学生在课堂上不需要所有的内容都进行回复,这样会浪费时间。第三,我觉得专题博客网站更适应学生的课后拓展学习,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因为学生接受能力有强有弱,不可能象学生做操“齐步走”一样学习,再说网站上还有很多没有学习的拓展性的内容,如:进入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进入超级链接,可以到其它有关网站上进行学习,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给课堂教学以补充。因此,课堂教学只能是一种引导,而不是结束,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使数学学习由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专题BLOG网站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更有价值。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2015春九年级下课件(专题三: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七章《相似》复习课件(1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28.1锐角三角函数(2)正切课件(共14张PPT)
2015春人教版九年级下《26.1反比例函数》配套课件(3份)
27.1图形的相似课件(共50张PPT)
26.1反比例函数同步习题精讲课件(3份)
2015春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课件(专题八:三视图)
2015春人教版九年级下《27.1图形的相似》配套课件(2份)
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参考课件(共20张PPT)
28.1《锐角三角函数(3)》参考课件(共1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下29.2《三视图》课件(共55张PPT)
27.2相似三角形课件(共13张PPT)
27.3位似图形课件(共23张PPT)
2015春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29.2三视图》配套课件(4份)
29.1投影同步习题精讲课件(2份)
29.3课题学习
《28.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配套课件(3份)
28.2解直角三角形(2)仰角、俯角课件(共11张PPT)
28.1《锐角三角函数(2)》参考课件(共20张PPT)
27.2《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参考课件(共21张PPT)
2015春九年级数学下课件(专题七: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2015春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29.1投影》配套课件(2份)
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同步习题精讲课件(2份)
2015春九年级下课件(专题六: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
26.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课件(共12张PPT)
29.2三视图同步习题精讲课件(3份)
人教版九年级下29.1《投影》课件(共47张PPT)
2015春人教版九年级下《28.1锐角三角函数》配套课件(4份)
2015春九年级数学下课件(专题五: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27.1图形的相似课件(共13张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