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乘加乘减》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乘加乘减》教学反思
乘加、乘减乘法这节课是在基本掌握了乘法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对一些生活现象能用数学方法正确列出简便算式,并能根据算式的意义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开课出示主题图后,学生根据主题图中的情况列出算式。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可以列(1)3×3+2=11;(2)4×3-1=11这两个算式。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生1:我看见前面三棵都有三个玉米,第四棵只有两个玉米,所以我用第一个算式。生2:我看见小熊拿走了一个,如果不拿走这一个,那么原来每棵都有三个玉米,所以原来有4×3个玉米,再减去小熊拿走的一个,所以我认为是第二个算式。我接着问:你觉得哪个算式好一些?为什么?生:我觉得第二个好一些!因为小熊拿了一个所以减一个,与图意相符合。生:我觉得这两个算式都可以。师对同学们的意见进行肯定。你们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图上的玉米总数?这时有一部分学生才想到:3332=11这一算式。观察比较这三个算式,前面两个算式比第三个算式怎么样?生:简便!。对只要简便就是好的方法,所以我同意这两种算式都是很简便的。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与前面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这两个算式中都有乘法。师:在一个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同学们相互进行讨论。生: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减法)。师出示算式124×3,这个算式应该怎么算呢?学生都受到前面的影响(依次计算)。师问:乘3,谁乘3?是124的和乘3还是4乘3?学生这时有意识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究竟是谁来乘3?。于是大家得到了共识:是4乘3,那么12加什么呢?由此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的题应该怎样算?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得到了乘加、乘减算式的计算原则。师: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许多事情是要讲究优先的:比如:残疾人坐车优先、军人看病优先等待。乘法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这些特殊人一样,在计算的时候都应该优先。从而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顺序。
通过本课教学,我认为只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才能将知识深刻掌握。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图形的变换》word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单元练习2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欣赏与设计》表格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圆的面积》(一)WORD版教案2
2013北师大版数学六上《图案设计》word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生活中的比》表格教案1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欣赏与设计》WORD版教案1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表格教案1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化简》单元练习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表格教案2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化简》WORD版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图形的变换》WORD版教案1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单元练习1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图形的变换》(二)表格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圆的面积》练习题1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实践活动课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比赛场次》单元练习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起跑线》练习题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WORD版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元练习1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表格教案1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欣赏与设计》WORD版教案2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元练习2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生活中的比》(第3课时)表格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复式统计图》单元练习3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第一课时)表格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圆的认识》(二)WORD版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复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表格教案
北师大数学第十一册《成员间的关系》WORD版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