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教材把认识平面图形的内容编排在《认识立体图形》之后,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这样安排既蕴含了面与体的关系,使学生在整体上直观认识这几种平面图形,也符合了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有利于他们主动地认识平面图形。教材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其设计的若干具有开放性的活动,既可以将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蕴含在活动中,又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并且教材选取的题材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说说生活中在哪儿见过这些平面图形”这一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也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有的学生甚至忘了在上课,直接走到其他孩子旁边与他人做一些交流。
2、共同操作,独立思考,学会初步合作与交流本节课是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利用“摸”面、“找”面、“画”面、“说”面几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体会“面”由“体”的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在画一画这一环节上,学生通过合作操作,把任务完成得比较理想,也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与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组成员应该互帮互让。因为在老师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立体图形的时候,,是高高兴兴地拿起其他物体与同组小朋友进行交流,有个别学生与别的同学商量着互换手中的物体。
3、初步渗透分类的思想在让学生操作得到平面图形之后,我没有把学生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加以展示其画得如何的端正,而是直接要求学生把图形贴到黑板上各种图形所在的相应位置。在贴的时候有几个小孩把位置贴错了,给其他小孩多了一个重新分类的机会,这可真是一件好事。这样的安排既把学生的作品做了展示,又让学生把各种图形进行了分类,并且初步渗透了分类的思想,为下一部分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
初一上期数学期末考试卷(有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试卷
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6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13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
2016年新七年级下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6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2016年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寒假作业
13年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元旦竞赛试卷(有答案)
中学学习:四大处方根治“文言背诵健忘症”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带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题
2013年初一上册数学期末8份复习测试题
2013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
2013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专项复习试卷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元旦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元旦竞赛试卷(有答案)
初中生应该怎样迎接第一次期中考试?
2016年初一数学上期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题(有答案)
初一数学上期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2016七年级上册数学2份期末模拟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3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2016年初一上期数学期末考试卷(有答案)
2013年七年级上册数学试题(附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