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认识负数(二)》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认识负数(二)》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第二节课,对教材的理解可能更深了一点,第二节课与第一节课的区别应该在于,第一节课中有比较明确的“0”,正负表示的量相对较固定,而第二节课的“0”可能并不确定,同时正负表示的量是人为规定的,可以规定向东走为正,也可以规定向西走为正,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并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只有在准确理解正负的相对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运用。因此在课始又强调了“零度”、“海拔”等。还有特别重要的0。不论是数轴上的0还是温度计上的0,甚至是海拔上的“0”,都要让学生充分理解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这样学生才不至于犯错。
在教学中有这个一节细节,练习一第10题,表示上下车人数时,有学生回答,上车+8人,下车-3人,是否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正负数表示的意义呢?+8的正实际上就表示了上车的意思,他们理解了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首先让他们观察哪些数据表示上车人数,哪些表示下车人数,再让他们说说怎么看出来的,结果细心的学生发现起点站+21人肯定是上车的,终点站-21人肯定是下车的,得出了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这样再做下面的题目就会好一点。从后面的效果来看还可以。
另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学生的负担越减越重,是否也与数学课堂中其他的知识太多有关?例如这部分内容刚开始就出示温度计(只有摄氏度),让学生自己读读,说说表示的意义,学生是否会学得轻松一点。在练习中所接触的那些具体的情境,究竟有多少教师能记得:月球表面的最低气温是-183摄氏度,又何况学生呢?现在的数学课对数学老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还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几何图形初步
2014年初一人教版数学知识点
初中七年级苏教版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初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2014年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2014年初一年级巩固数学知识之整式的加减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推荐:整式的运算
2014年初一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数学知识点推荐:数据的整理与描述
2014下册数学知识点之三角形
2014年七年级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2014苏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初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
2014年巩固初一数学知识点倒数
2014年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推荐:几何图形初步
14年初一数学知识点《有理数》
苏教版新初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复习知识点精选
初一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新人教版初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2014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模拟测试卷
初一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点:整式的运算
2014苏教版初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2014初一年级巩固数学知识点之乘方的定义
苏教版初一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巩固初一数学知识点相反数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推荐:有理数
2014年初一年级巩固数学知识点之一元一次方程
初一年级的上册数学知识点:整式的加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