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师:把1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的?结果是多少?为什么?)
生1: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1/3米。
生2:1÷3=1/3(米)
生3:总量÷份数=每份数
生4:可用线段来表示
师:把2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多少米?
生1:2÷3=2/3(米)
生2:不,应该是1/3米
师:你们能分别解释一下原因吗?
当这里学生似乎有些糊涂的时候,不知1/3米和2/3米有何区别时?老师及时的出示两段线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了第一题和第二题的区别,问题也随着解决了,数学课中抽象的东西很多时候就需要像线段图这种直观的图形来解决。
教学片段:
师:把3块圆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块?(你是怎样列式的?结果是多少?)
生:3÷4=3/4(块)
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是3/4块吗?
验证3÷4为什么等于3/4这一过程,这里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要学生自己来说一说为什么?学生利用手中现有的材料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是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在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己的尝试、探究、猜想、思考中,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给学生留与了操作的空间,为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自己生发问题,并在充分的讨论和思考中使学生相互解决问题,奠定了学习的基础。同时,在教学的过程,教师挑起“矛盾”,引发疑问,引起争论,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因此,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必是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一个促使学生的问题不断解决与生成的课堂。
浅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画图专项期末复习要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总复习有关概念
小学数学七巧板练习
分数应用题教学经验点滴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的研究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有关概念
小学2014年数学节活动方案
浅谈小学数学活动经验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
2013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水平测试分析报告
六年级数学段考分析书面材料
课堂也需要巡查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点滴思考
巧得足球入场卷
《口算除法》教学中数学模型的思考
小议“倒数的认识”教学概念课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生活化”数学中发展实践能力
有效提问让我的数学课堂焕发魅力
2012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提要
如何上好数学期末复习课
如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随笔二
小学六年级数学科期中检测试卷分析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三角形的特性》
我的数学小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感悟
感悟巧数图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