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
许多教师认为,《小数的意义》这一内容用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方法比较恰当,因为小数的意义是约定术成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只能是一种课堂的装饰。这种思想,是我在设计教学时考虑得最多,也是我最难突破的瓶颈。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上,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例如,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时,分三个层次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设计:第一层次:小数该怎么读?这类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以及个别与集体的练读直接解决。第二层次:小数有什么用呢?为什么会有小数?这类一般问题,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客观分析,在互动中自我感悟、自我体会。第三层次: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来的?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实有着本质联系,那就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既是平等意识、人格尊重在教学中的体现,也是实现对话教学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提出问题,阐述问题,发表见解,由此在交流中获得知识,锻炼互相交往的能力。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着、欣赏者,引导者,适时点拨、恰如其分的调控。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单元测试卷:整式的加减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检测题:基本平面图形(含答案)
2015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检测题:实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检测卷:一元一次方程
2015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检测题:整式及其加减
2015初一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检测题带答案
2015泰安市岱岳区初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2015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检测题:几何图形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练习题:一元一次方程(附解析)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检测:整式及其加减
七年级上册数学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题(附解析北师大版)
初一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单元综合检测题
初一上册第三章单元综合测试:整式及其加减
初一上册一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有理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单元测试题:一元一次方程
2015初一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北师大初一上册第三章测试题:整式及其加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测试题:一元一次方程(含解析)
初一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检测题(带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2015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检测题:有理数
新人教版初一上册第一章单元综合检测试题(有理数)
初一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卷(有答案)
2015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测试题:几何图形
初一上册数学同步测试卷:整式的加减
初一上册数学第五章综合测试: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测试卷:几何图形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检测题:《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测试题:基本平面图形单元
初一上册数学第三章测试题:整式及其加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