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制作年历》教学反思(2)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制作年历》教学反思(2)
1、实验教师汪老师执教了一节三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制作年历》,这节课是在学生充分掌握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年历的特点,了解年历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年历,通过提供一些精美形象的动画图片,让学生猜测是一年中的哪一个值得纪念的节日,从而进行有关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际作用,体会到有价值的数学。
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制作年历的方法单一化、重复化、思维不够灵活,学生用同一的模式推算、制作太过于机械化,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不利。
3、当学生将2004年的年历做好后,利用年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缺乏,学生做好年历后没有充分应用手中的年历进行交流、讨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谈一谈本人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问题,揭示活动的内容:
今年是2003年,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生日×月×日是星期几吗?现在有谁能说一说明年你的生日是星期几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怎样制作2004年的年历。(结合学生的生日引入,学生感觉自然、亲切、贴近生活,兴趣盎然可能有的学生会根据余数的规律推算出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但大部分的学生是困惑的,适时向学生说明学习目标,揭示课题——《制作年历》实践活动课)
二、从日常生活入手,观察年历,发现年历的特征:
1、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观察手中的2003年的年历,互相说一说年历上你观察到了什么?
2、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说说年历的特征。(重点让学生了解年历的排列规律,即月历中7天为一个周期,如:本月第一个星期三是4号,让学生好快地发现以后的星期三分别是11号、18号等)
3、制作一份年历,你还能说一说需要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三、从提供的信息着眼,小组协作,探究月历的制作
1、将全班学生分成12个小组,每组根据提供的信息做一个月份的月历,完成后将本组制作的月历按顺序贴到黑板上,全班再进行评价。
2、每组提供活动的信息资源表:
提供的信息:如6月9日是星期二,完成本月的月历制作。
再如10月17日是星期×,完成本月的月历制作。
四、从制成的年历着手,组织活动,了解有意的节日。
1、通过小组协作,完成月历,再全班合作,完成年历,引导学生观察制成后的2004年的年历,检查年历制作的是否正确,美观。
2、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黑板的年历跟前,将自己的生日用水彩笔圈起来,并点名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明年×月×日星期几。
3、出示有代表意义的节日动画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哪个值得纪念的节日?在这一天的日子里,你最想说点什么吗?(结合有意义的日子,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植树节要注意环保;国庆节激起爱国热忱等)
4、课后将每月过生日的人数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
北师版第三册《回家路上》
小学第三册《旅游中的数学》(北师大)
小学第三册《一分能干什么》(北师大)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二上8.2《一共有多少天》ppt课件4
小学第三册《送信(乘法)》(北师大)flash
二年级上册《辨别方向》(北师大)
小学第三册《长颈鹿和小鸟》1(北师大)
北师大数学第三册《回家路上》PPT课件1
小学第三册《认识时分》(北师大)
北师大数学第三册《一个星期有几天》PPT课件2
北师大数学第三册《快乐的动物》FLASH精品课件
二年级上《个星期有几天――7的乘法口诀》(北师大版)
小学第三册《分苹果》(北师大)flash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二上8.1《有多少张贴画》ppt课件3
飞行表演(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小学第三册《小熊请客》(北师大)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观察物体看一看(二)
北师大版小学第三册《分香蕉》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二上8.2《一共有多少天》ppt课件1
北师大数学第三册《小熊请客》PPT课件1
北师大数学第三册《小熊开店》PPT课件2
北师大数学第三册《小兔安家》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二上8.1《有多少张贴画》ppt课件2
2014秋北师大版数学二上8.1《有多少张贴画》ppt课件5
人教版数学第三册《时分秒》FLASH课件
北师大版第三册《七的乘法口诀》
二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北师大)flash
小学第三册《交通与数学》(北师大)
小学第三册《长颈鹿和小鸟》2(北师大)
整理与复习(二)(北师大二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