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先进行听题口算,20多道题大约两分钟的时间,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同学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式的写法。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例题:把48根小棒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根?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8÷4=?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有的同学说是8,他回答不上来。有的同学说是12,因为9×4=3648-36=12。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4=108÷2=48+4=12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十,再把8根小棒也就是8个一,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一,合起来每份是12。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看时,只有个别学生会算,一部分的同学看着题目发呆,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刚才摆小棒时,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好把算理又讲了一遍,就下课了。反思这节课,我自认为前半节课的设计比较合理,只不过对学生放手不够,有些牵着学生走,象有几种方法计算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对于“学困生”可能只会用最直观的方法,中等生可能会用两种方法,尖子生会想到用竖式,而在讲解竖式时,我又过高的估计了学生,觉得这部分知识很简单,其实这部分知识才是教学的重难点,算理和书写方法,学生很容易受到加、减、乘法竖式的干扰,主要是没有讲透,在练习时,重点多强调算理和书写格式就好了。听完教研员说课后,我恍然大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总之,今后在备课时,我真的要在备教材的同时还更应该备学生。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小数除法知识点
小学生五年级第一单元数学上册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认识分数
2014年五年级数学难点知识点梳理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边形的面积
小学2014五年级数学认识分数知识点
五年级第五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冀教版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认识分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知识点
2014年五年级数学确定位置知识点
精选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四单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梳理
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二单元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公倍数和公因数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确定位置
2014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除法知识点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图形的变换》
五年级知识点数学《多边形的面积》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统计
201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简易方程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之圆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简易方程》
五年级第二单元数学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2014年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因数与倍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