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有多重》教学反思(1)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有多重》教学反思(1)
在教学《有多重》这节数学内容时,由于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际称量过程中,了解称量方法的多样化,掌握千克和克的含义,了解千克和克的关系,恰当选择单位。因而在设计练习时,我出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千克鸡蛋约()个”,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会一千克,有的同学说:“一千克鸡蛋大约15个”,有的说:“一千克鸡蛋大约20个”对他们的回答:我都予以肯定,这时有个同学把手举的高高的说:“老师,我认为一千克鸡蛋大约有26个。”这下教师里静悄悄的,同学们把目光一下集中到他身上,我当时也一愣,因为在我想来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2~20个,他突然说出这么多个,真是我始料不及的,我忙说:“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因为有的鸡蛋大,有的鸡蛋小,特别小的鸡蛋,我想一千克大约有26个。”孩子说得也有道理,我又没有实际调查到底有没有这种情况存在,这时,我说:“这样,今天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回去好好找一找这些资料,明天再来汇报,能找到这样的资料,说明这个答案是对的。”听我这么一说,刚才发言的那个男孩,显得特别高兴,“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第二天早晨,学生一到校,我急切地等待孩子们的答案,一个说:“我跟妈妈去市场,让卖鸡蛋的阿姨给称鸡蛋,最大的鸡蛋50克,一千克大约20个。”一个说:“我回家查找书,在《世界之最》这本书中我知道最大的鸡蛋重340.2克,同学说的一千克有26个,我没查到。”昨天发言说“一千克鸡蛋约26个”的同学,极其急切地说:“老师,我和妈妈跑了好几个菜市场,终于在一家菜市场的鸡蛋摊上,发现最大的鸡蛋85克,一千克大约12个,最小的鸡蛋有36克,一千克大约26个”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这个男孩的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彩。
我想,在这看似小之甚小的事情中,我如果当时一语断定“错”,那将扼杀这些孩子好学探究的积极性,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结果,这也是我在备课时所没想到的。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沉思,我们教师应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要随意凭自己的主观而轻易否定学生的回答,因为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时学生的思维会超越老师,出现新颖奇特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捕捉,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小升初奥数系统复习第一部分:计算能力
小升初奥数专题解析:间隔发车问题
小升初奥数专题:比例综合练习
北京市奥校精选试题及答案(六)
小升初奥数专题:应用题综合练习
北京市奥校精选试题及答案(五)
排列与组合之小明班级共有多少人?
小升初奥数专题训练:几何
小升初奥数专题:行程综合练习
小升初奥数专题:应用题综合练习答案
小升初奥数专题训练:行程问题
小升初奥数专题训练:计算问题答案
小升初奥数练习题:几何1
2012小升初模拟试卷及答案(二)
小升初奥数专题:计算综合练习答案
小升初奥数专题训练:操作与计数答案
小升初奥数专题讲解:利润与折扣
2012小升初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北师大附中小升初数学真题
小升初奥数专题:逻辑综合练习
小升初奥数练习题:计数问题
小升初奥数专题训练:逻辑推理
2011年小升初系列综合模拟试卷1
小升初奥数专题训练:计算问题
理工附中小升初奥数试题
北京市奥校精选试题及答案(八)
小升初奥数专题训练:经典应用题答案
北京市奥校精选试题及答案(一)
北京市奥校精选试题及答案(三)
小升初数学易错填空题精选(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