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克与千克》教学反思(1)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克与千克》教学反思(1)
一、教学案例
我在两个班用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后面的班级是在修改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案一:
1、从生活引入,初步认识克与千克
出示图中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发现一枚硬币的重量是1克,一袋盐的重量500克、一袋大米的重量是50千克、一个鸡蛋的重量大约是60克,……从而引出重量单位克与千克。
2、亲身体验,认识一克与一千克、几克或几千克
学生拿出教师课前准备好的一克与一千克的物体进行亲身体验,用手掂一掂、比一比,感觉一克与一千克的重量。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是一克或一千克。估一估你周围物体的大约重量。
3、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4、通过各种练习强化对克与千克的认识。
教案二:
1、从经验出发,初步认识克与千克
T:说说你喜欢的物品的重量。
S:一袋方便面的重量是100克、一袋奶粉的重量是500克、一粒泡泡糖的重量是5克、一袋大米的重量是50千克……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我板书,左边书写以克为单位的物品,右边书写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比较轻的物品重量一般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重量一般用千克作单位。
2、研究与体会一克、一千克物体的重量
学生从自己准备的物品当中拿出一克的重量来,掂一掂,然后找一找你周围的哪些物品的重量是一克。同时认识一千克。估一估,周围物品的重量。
3、理解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4、通过各种练习强化认识克与千克。
二、教学反思
教案一教后分析:课的开始也是从生活情景引入的,但这样的情景引入并没有从学生生活实际考虑,在实际生活中二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有关克与千克的重量观念,不是实实在在的学生所亲身经历过的生活经验,按理说,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应该可以形成一克与一千克的概念,但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中,根本就没有与一克、一千克产生对比的经验,所以这样的掂一掂、估一估,也只是流于形式,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无法通过这样的掂一掂,估一估形成正确的概念。
在第二次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学习做好充分准备。要求学生回家学生用手掂一掂几粒绿豆、几粒米、一个鸡蛋、一袋盐、一袋米、一桶油、一棵菜……的重量,用弹簧秤称一称。在教学时,直接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设计教案二。
对比两者进行反思: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了有关克与千克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了准备,所以学生在引入的情景中,就会很主动。在掂一掂、估一估的过程上,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掂一掂,估一估,有利用于形成正确的克与千克的观念。
通过这两节课的对比与分析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认识的同时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随堂练习(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3单元练习题(选择)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同步练习(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找最大公因数课后作业(北师大版)
经典小学五年级数学认识小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2016初一华师大版数学上册科学记数法家庭作业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步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梯形练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因数和倍数
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后练习题(北师大版)
小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4单元课后练习(计算)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梯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精选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铺地砖练习题(附答案)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简易方程知识点
小学生五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判断题(苏教版)
经典五年级数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第四单元
2016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家庭作业华师大版
2015五年级上册数学5单元随堂练习(人教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应用题练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4单元)
15年五年级数学上册5单元练习题(选择)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长方体和正方体
五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大小练习题及答案(北师大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课后练习题(苏教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图形的变换
2015年五年级数学认识负数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小数加减法练习
精选题:小学五年级数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同步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