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确定位置》教学反思(3)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确定位置》教学反思(3)
学生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这些在生活中积累的方位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一部分知识是起点和基础。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贴近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
《认识方向》这节课是参加新乡市优质课评比,课上延长了5分钟才下课,听课的老师对我说:你怎么不挑一些好学生来回答问题,这又不是随堂课,有这么多领导来听课,你看那个宋全回答问题一直说不到正地方,多耽误时间,还会影响评课的效果。听了同事的话,我的内心一直不能平静下来: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其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说实话,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顺顺利利,学生配合的恰到好处,但是这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
有的学者就提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者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即使他学的很困难,也要使他相信,老师和同学们并没有嫌弃他,并没有把他和其他同学区分开,课堂上人人平等,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学会。
有人曾经说过: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每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当他们露出自豪的笑容的时候,我内心是最激动的,那是我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那是最美妙的时刻。
下面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来谈谈本节课上有关“使学生会问”的培养。
学生已经敢于提问了,但是怎样提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所以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知道提什么?怎么提?教师的提问还在发现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例如:课堂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以学校为参照物确定位置后,让学生继续在平面图上变换参照物来确定位置,老师先举了一个例子:体育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接着老师提出:你能像老师这样也提出一个有关方向的问题吗?通过教师的抛砖引玉,大多数学生明确了提问题的方向,自己提出了各种各样有关辨认方向的问题,再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确定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会问的能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问题并不可怕,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进一步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也有个别学生,课堂上积极踊跃举手发言而又说不到点子上,耽误时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2014年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概念和公式
六年级2016年数学上册知识点青岛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概括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小数概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2)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的体积公式的应用
2014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2016-2017年二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最新版六年级数学14年暑假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3)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2014年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安排
新人教A版高一数学第一章专项练习函数的表示法
2014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上册知识点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