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每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我总是想方设法以创设一系列生活情境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小动物”出发,通过对位置的分析、判断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位置”的相对性,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
一节课的导入对整个课时的教学至关重要,有时候,并不是越花哨越好,一些直接的导入反而更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也利于教师将最简单的基础概念扎根于学生心底,并由此变化出各式各样的练习形式。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并不单单是生涩的书本知识,用生活中原有的认知来理出学生的思路是更为有效的办法,这样既使数学融入了实际生活,也强化了学生的概念。让学生觉得亲切,觉得数学并不难学,它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以介绍我班教室的位置导入新课,学生有亲切感,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及不同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平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想想做做”的习题如直接让他们完成,课堂气氛难免会显得沉闷,激不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因此在完成这部分练习时,我是创设了许多情境,如:“哪只小动物做操做的最认真”,“送小动物回家”的活动,“给小猴家编门牌号”,“参观小兔家的书房”等等。通过在不同情景中找位置,了解了该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范围,以及如何把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实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在设计的几个情境的过渡上,能够自然的从上一个环节上转入下一个环节,上下两个环节看似有联系,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不同事物位置的不同表达方式。语言上,生动、活泼,能把学生带入到设定的情景中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我还把数学与不同课程的内容相结合,把语文的朗读与认字带进课堂。
不足之处:时间的处理上欠妥,由于环节比较多,所以感觉比较紧,最后的收尾没有收好。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在引导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够,对学生答复的评价不充分。
2015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复习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测验卷
四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测验卷北师大版
小学2014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试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
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模拟试卷2014年
201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1)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2)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模拟试题2014年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试题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模拟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
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试题2014年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试题
2014年数学四年级上册检测试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题西师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试卷2014年
小学四年级数学应用题
小学生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复习题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试卷2014年小学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试题牛津版
2014年小学生四年级数学口算练习
小学生2014四年级数学口算练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