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相遇问题教学片断及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相遇问题教学片断及反思 相遇问题教学片断及反思
沈荡小学 钱雅芳
教学片断:
师:下面请我们班的男生当客车司机,女生当货车司机,好不好?
生:好(兴趣盎然地)
师:那我是谁?
生:你是乘客。(不约而同地)
师:我坐得了这么多车吗?(亲切的)
生:(学生笑)你是交通警察。
师:好主意!如果一辆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请客车司机叔叔回答。
生:(男生)3小时行150千米。
师: 货车每小时行4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请货车司机阿姨回答。
生:(女生)3小时行120千米。
师:这对你们来说太简单了!现在如果有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撞车。(不约而同地)
师:(师笑)能不能换个词?
生:相遇。
师:很好!下面听警察叔叔说话,请货车司机和客车司机分别从桌子的两边相对开出,开始
生:演示过程。(缓慢地)
师:你们开的不是汽车是牛车,太慢了,重来一次,好不好?
生:(生笑)再演示。(适当加快了速度)
师:是不是正好停在桌子的中间?
生:(想了想)不是!应该停在离货车出发点近的地方。
师:真棒!回原位再来一遍,看是不是停得合理?
生:重新演示。
师:这次不错,下面3小时相遇,我喊1小时,客车司机怎么喊?货车司机怎么喊?
生:客车司机喊50千米,货车司机喊40千米。
师:我喊2小时……
生:(客车司机)100千米,(货车司机)80千米
……
师:有的同学怎么开的,(师演示一会儿慢,一会快。)最后一次机会,我想信一定会成功的。
生:演示。(认真地)
师:真不简单!你们个个是出色的驾驶员。
……
教学反思: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共识。。但如何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就指出 :“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让男生和女生分别扮演客车司机和货车司机来演示相遇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一次次愉快地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地掌握了新知识。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以“活动”代替教师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课堂气氛愉快、热烈,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牢固,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以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很多数学老师经常在“导入、新授”环节 ,就拿几道练习题或者是翻开书本第几页之类的措施。我认为教师应想方设法多为学生创设“内化知识”的情境,把枯燥、令学生恐惧的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从而淡化“学”的痕迹,使学生产生学习愉悦。
高一数学下册3月月考试卷
高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数学圆的方程试题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测试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测试
高一数学数列复习试题2
高一数学下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高一元旦竞赛数学试题
高一下册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高一数学下第一章章节测试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三阶段测试卷
高一下学期数学第一次周练测试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1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第二次四校联考试卷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综合试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下数学测试卷3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测试
高一数学算法与统计训练题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一数学圆的方程试题2
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数学下册竞赛卷
高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测试题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测试
三角函数与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综合应用
高一数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