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教学反思我们知道,《数学课程标准》有这样一个重要的理念: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们都在认真地学习这一新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努力地实践这一新理念。我们不难发现,在近两年的公开课上,几乎都少不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跟以前相比,的确改观了许多,鲜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许多。但我总有一种感觉,觉得很多课要么流于形式,没有实效;要么教师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其自主探究,就会出现讲不完现象,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往往是草草收兵,带来一些遗憾。以下便是两例:案例一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
教师首先用了15分钟时间复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把这几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画成一个网络图。学生用了近5分钟时间便完成了。于是纷纷要求上台给大家展示,并讲解。有的还要求把自己的网络图画到黑板上,然后象小教师一样绘声绘色地讲自己的想法。还有的同学说:长方形就象母体,其余的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就象子体。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出色。看到同学们那种人人奋勇当小教师的热情,教师实在不忍心因为时间关系而把此环节结束了。等同学们都表现得差不多的时候,教师一看表,不到5分钟就要下课了。于是匆匆忙忙出示了一道实际应用的题目,学生还没做完,下课的铃声就无情地敲响了。
剖析 本节课,教师的确把学生放在了最为突出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从公式的推导到知识网络的构建,80%的话都是由学生讲出来的,教师退而居其次。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施展,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孩子们构建的网络图,虽然有的不太合理,但毕竟是他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创造。然而,遗憾的是,本节课在汇报交流过程中,花费的时间太多,而没有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策略 变人人交流为集体反馈。在汇报交流网络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找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后,对学生说:我知道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并想在这里一展才华。然而时间有限,课后,把你们的作品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里,我们再继续交流,好不好?并且比一比,看谁的作品画得最合理,最美观!这样,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本节课继续往下进行。
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实数
2015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1期中考试测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十八中高2015届高一下期三月月考数学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试题
小升初名校自主招生数学试卷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单元测试题
2014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之7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扇形统计图”六年级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七年级期中考试测试题
初二数学期中测试卷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单式折线统计图
初二数学单元测试题(卷)
六年级位置数学教案
2015高考数学新课标模拟试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圆的认识
高一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2015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少些束缚 多些自由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复习专题
2014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之6三角函数求值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4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之 立体几何
2015高考数学模拟试题(文科)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