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学反思《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教材上安排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学生同时属于这两个小组,所以计算总人数时只能计算一次。第二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根据参加语文、数学活动小组的人数,及两个活动小组都参加的人数这三个数据计算总人数。
在设计教案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何使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去解决重叠问题,使学生不是在模式上会做,而是在理解上会做。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经历建模的过程,没有很好的直观依托,强塞给学生的东西也就形同如空中楼阁了。
课堂初出示了喜欢玩碰碰车和喜欢玩旋转木马两组同学的信息,要求学生说说喜欢玩碰碰车的和喜欢玩旋转木马的一共有多少人呢,学生发现有几个名字是重复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个贴一贴的游戏,通过帮同学找找位置,引起思维冲突两种都喜欢的小朋友应该放在哪里呢?,再通过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画一画(可以用符号,数字,文字)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情况,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问题,再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就环环紧扣,教学效果也扎实有效地达到。
在第二个环节探讨计算方法时,学生在算法时更多的是三部分相加求出总人数,而不是两部分相加再减去重叠部分。再反思地去研读教材,发现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不够到位的,抛弃了题目中的数学信息,更多地强调集合圈的作用和理解,才引起了这个问题。在今后把握教材时,应该理解好主次的关系,更准确、到位地把握。
任何一堂课在反思的时候,都有成功点也有不足和遗憾。不足和遗憾并不可怕,更多地反思如何更好地运用教学策略完成教学目标才是我们需要去做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有趣的问题
一年级暑假数学日记:怎样学数学
2016年小升初数学:期末检测题
小学一年级《拗口的小游戏》数学游戏
详解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期末检测试卷
五年级数学日记100字:去书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日记;武功秘籍
2016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题
2013经典二年级数学日记
小学生数学法则知识归类
六年级数学日记:24点游戏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复习题(附答案)
最新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复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考试数学日记
分析小升初数学:期末综合试卷
苏教版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分析小升初数学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日记100字:买菜
2016小升初数学能力测试卷
2016年小升初数学复习试卷(附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日记:运动中的数字
小学六年级数学寒假日记:我喜欢数学
2016年小升初数学模拟试题
指导小学生如何写数学日记?
一年级数学日记可能性的大小
2014年小学生趣味数学游戏《甲乙解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日记七巧板游戏
西师大版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