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时、分、秒的认识》教学反思教学体会与反思
1、时间观念的建立,还需想办法真正内化。尽管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了1秒、1分。但要真正理解、内化这些单位时间,从而建立时间观念,如14秒、90分、45分的理解、迁移。我想在感受1秒、1分时,还应让学生当场迁移、扩展,并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才能真正最终建立时间观念,并会迁移、应用。
2、认读时刻这一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还显得较薄弱,需加强。尽管学生有生活经验,但在认识好钟面,认识单位时间1秒、1分、1小时后,能否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并转化为能力,还需细细考虑。如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几大格是几小时,如果及时让学生发现时针走几大格多是几小时多,这样便能自然想到多多少,再看分针;几大格缺一点点,几时还不到,应是前一格的小时再多几分。这样会更利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3、对于钟面的认识不够形象、深入。本课中,时针、分钟、秒针的认识是通过一部分学生的回忆介绍展开的,不够形象直观,使另一部分学生印象不深刻,以至产生了不少的错误。课堂上如能让学生再找找各自的特征,如时针短而粗,分针比较长,秒针最长、最细,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在认识时刻时会更直观,减少一些不必要错误,当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4、在操作动手的时候,引导学生的思维同步发展、提高。课堂上,我们的学生在动手、操作,但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收获。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动手操作之前,一定要让学生真正明确任务,带着问题去动手、去操作、去发现,本课中,多次安排了学生操作动手,但真正能得到收获,获得成功体验的人不是很多,如果活动前的问题或要求更明确点,目的性更强些,效率肯定也会提高。
当然,教学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本节课肯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还需更认真深入地反思与完善。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心得交流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七年级数学事件的可能性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分式的运算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用平面截几何体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步测试1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同步测试3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同步测试2
七年级数学平方根和立方根同步练习1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检测题
七年级数学四边形性质探索同步测试
七年级数学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2
七年级数学事件的可能性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运算同步测试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同步练习1
七年级数学整式除法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同步测试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测试1
七年级数学平方根和立方根同步练习2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同步测试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同步测试1
七年级数学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单元测试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测试1
七年级数学线段、直线、射线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用计算器开方同步练习
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综合测试卷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