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分桃子》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分桃子》教学反思《分桃子》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创设了许多分一分的情景,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来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时,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景,猴子妈妈带回8个桃子,要分给两只小猴子吃,问每只小猴子可能分到几个桃子?孩子们表现的很积极,各自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孩子都认为应该是每只小猴分4个桃子 ,可是班里一向有主见的李文浩说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猴子哥哥应该分3个,弟弟分5个。正好为其他学生平均分造成的冲突。这时候有学生马上在下面说,那样不公平。我故意疑惑的问: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就不平均了。说的正中下怀 ,由此我引出了平均分这个概念,并再一次让学生两人合作用摆小棒的方法将8个桃子分成同样多的两份。并进行全班汇报,说出自己分的方法。有的孩子一个一个分,有的孩子两个两个分,有的孩子先分三个再把剩下的两个各分一个,这时候,我正想总结孩子们的分法,机灵的胡润航说他和别人的不同,他只分了一次就分好了。班里的孩子们都好奇的看着他,只见他不慌不忙的站起来说,他是想24=8,用乘法来想的。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回答,心想:这个问题我该怎么解决呢?是深入下去解释还是一带而过呢?这时候爱问问题的陈阳举手问了,2和4是怎么来的呢?我灵机一动,就请他们自己来解答这个问题吧。于是我笑着说:是啊,胡润航的这个算式怎么来的呢,你能摆摆小棒,自己找找2、4、8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话音落下,孩子们拿出小棒开始摆起来,过了一会儿,陈阳高兴的举起了手,说老师我知道了。我示意他等等,当大部分孩子有了自己的答案时,我请他来介绍自己的发现,他说:通过摆小棒,他发现2是两只小猴子,8是桃子的总数,4正好就是两只小猴子分得的桃子。其它的孩子似乎也有同样的发现,都鼓掌表示同意。最后胡润航说:分桃子的时候他先数出了桃子的个数,然后想2和几相乘等于8就知道每只小猴分几个了。刚才同学们都想出了这么多的分法,我们在实际的分一分时,你想选择哪一种分法呢?我趁热打铁想让孩子们从几种分法中优化出一种来。结果,大部分孩子都认为用乘法来想更加的简单。[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更多数学反思]
本节课在这节课中,孩子们通过动手分一分,说一说学生直观感受到同样多一样多和平均分,并初步掌握了要分得同样多、一样多的方法。 但是因为前面分桃子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的时间用的比较多 ,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
这个问题在上北师大教材时,一直深有体会,当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时,往往会遭遇知识技能目标与发展性目标难以两全的两难境地,对此,我们该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在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拓展发展性领域的目标?
2014年海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2014年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14)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案-分式的乘除(第2课时)
分式方程(第2课时)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下)
2014年辽宁省中考数学模试卷(二)
2014年温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2014年云南省普洱市中考数学模试卷(二)
2014年湖北省中考数学模拟试卷(B卷)
2014年甘肃省酒泉市中考数学模拟卷
2014年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四)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弦切角定理》课件
2014年江西省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二)
2014年广州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二)
2014年江西省中考数学模拟测试卷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复习》课件
2014年江苏省中考数学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期末模拟试题(附加答案)
2014年湖南省娄底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2014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数学模拟卷
2014年南宁市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五)
2014年人教版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五)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课件
2014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模试卷(三)
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22.1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2014年福建省莆田市初中数学期末测试试卷
北京市朝阳区2014年中考数学一模试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切线的判定》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切割线定理》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