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的化简》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的化简》教后反思这节课我注重:
1、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对化简比的理解,自己在练习中归纳化简比的方法每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几乎都从学生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学的也比较主动。我清楚地记得,当学生化简比(演板)时,一个学生这样写:
0.7:0.8=0.710:0.810=7:8
很显然,学生漏写了括号,不过,这个细节错误也是常有的事。以前,都是老师指出问题所在,让学生知道该加括号。而这次课堂上,我指着学生的演板让学生评价,他们竟真的发现问题了,于是比的前项、后项乘上或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要添括号就根植在学生意识之中,这才有后面总结化简比的方法时,在前几个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有学生补充化简比的方法:遇到小数比,可先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写成分数的形式,再把分子、分母扩大变成分数,再化简比,这样就可以避免漏掉括号的失误。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此显示无疑。如果我们的课堂上的学生都是如此,我们的课堂将充满灵动力。
2、练习层次鲜明,层层递进。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安排了模仿练习(化简整数比)、提高练习(化简小数比、分数比)、综合练习,循序渐进,使学生练而不厌,让学生一步步体验化简比的方法,为后面概括做了准备。
另外,我注意照顾个性差异,分层练习。
化简比有几种类型,我并不强调学生必须用哪一种方法,根据他们的知识经验,允许他们选择自己喜欢,又拿手的方法。在最后的综合练习中,我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选择地做不同数量、不完全同类的题,既照顾了其个性差异,又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感受到,只要我们把握好教材,理解好课改的理念,多注意教学策略,同样能使我们的计算教学教出甜来。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7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5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乘除2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乘除3
八年级数学方差1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7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复习
八年级数学利用轴对称设计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加减5
八年级数学方差3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乘除3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5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6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乘除1
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的应用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6
八年级数学反比例函数的意义1
八年级数学分数的乘除1
八年级数学分式加减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1
八年级数学分式的基本性质2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6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4
八年级数学分式方程的应用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7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5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6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5
八年级数学分数的乘除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