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求平均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求平均数》教学反思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
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
第二次平均枝数时,我故意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这样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于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
3.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我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以为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2011年辽宁省瓦房店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镇中学高三一轮复习—椭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安徽利辛中学2013届高三月考数学文数
高一数学课件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2)
高一数学课件:两直线的夹角运用
高中数学试卷期中考试题答案
高二数学不等式证明(4)分析法课件
04年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数学试题汇编--概率与统计解答题精选
高三数学线线角线面角考点15课件(理科二轮)
高中数学圆的标准方程课件
北京东城区06-07高三数学综合练习(一)(理)
高一数学2.5简单的幂函数课件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2课时导数
高一数学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课件
北师大版高二数学选修2-2第二、三章检测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与一题多解试题卷1
高一基本初等函数(Ⅰ)测试题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理科课件第九讲幂函数
高一数学课件平移
集合与函数概念测试题及答案(北师大版高二数学上)
高一数学等差数列课件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1课时函数与反函数
高二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1)
高一数学解斜三角形课件
2011年高考数学对数与对数函数练习及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8课时指数、对数函数
高一数学巩固性复习试卷(15)
高中数学2.4极限的四则运算(1)
高二上学期数学单元-椭圆及答案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第6课时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