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后反思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后...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万以内数...

《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后反思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后反思万以内数的读法是在学生学习了计数单位千和万的基础上进教学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万以内数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几个万以内的数,然后我有选择地把学生写的数写在黑板上,再让学生读出会读的数,并指名读数。在这个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展示知识、展示本领的机会。在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知识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学生自己读数,他们愿意读什么数,我就让学生读什么数,完全没有扶着学生走的痕迹。

在最初的读数过程中,学生并不明白读数的规律。在他们看来我会读数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第一个学生就选择了5060这一类型的数,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我让学生再找出这一类型的数,进一步读一读,在读数的过程中感悟规律。可是在学生总结读这一类数的规律的过程中,中间的0怎么读?末尾的0又该如何处理?学生的思维是混乱的,原因就在于此类数要综合运用中间有0和末尾有0两条读数方法。接着让学生尝试读另外类型的数,学生在读了3600、 1200、1230、5800等末尾有0的数后,总结了末尾有0的数的读数规律,再是中间有0和没有0的数的规律也在读一读的过程中一一总结。

回顾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1、请学生写出几个万以内数。

2、按照学生自己选择读数。

3、没有0的数的读法。

4、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5、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

6、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

7、巩固运用。

本节课所有的数都来源于学生,学生自主呈现教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只是进行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将自主探索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教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自主探索,自我总结和发现知识的规律。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记忆。

但这节课也存在也不足之处,通过练习,我发现学生对末尾的0不读和中间不管有一个0还是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的概念了解得不够透彻,需要出一些相类似的题目加以强化。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