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千克的认识》教学反思我在本节课教学设计时立足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使他们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感受了千克的实际重量,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教学时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走进生活,激发兴趣。
学生在生活中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所体验,只不过由于重量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光靠观察得到,所以教学开始首先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猜一猜哪个重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感受人有轻有重,物品也有轻重,不能光看包装的大小;并通过观察食品包装上的重量标示引出新知,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重量单位的欲望。
2.操作体验,认识概念。
在教学中,老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集体探索的学习氛围,自己动手,称一称两袋盐有多重、1千克大概有几个鸡蛋,掂一掂拎一拎1千克米、盐、鸡蛋有多重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下感受1千克的实际重量。建立了1千克的重量观念后.再通过称称重的游戏和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逐步感受几千克的重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爱数学的目的,体现了在需要中学的思想。
3.运用图片、实物,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集体观察了各种学生带来的秤和配套的教学图片,目的在于,突破难点,加深印象。观察商店物品的重量,使学生明白生活离不开重量的知识。介绍各种称的名称及称量规则;演示称2千克、3千克、4千克等物体的重量。
教学困惑和建议:
1.由于学校没有各种秤的教学用具,至使好多称物品的环节不能按计划进行。
2.教材有配套的光盘可以帮助我们教师突破难点和使一些过程动画化。但学校的电脑又坏了,预先设计的一些播放环节没有能实施,只能改为看书。
发现问题:学生把生活中的市斤和千克混淆,今后设计教案要加进区别和联系。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易错题(填空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模拟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7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图片型)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4
六年级数学趣题:巧填妙算(一)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
2011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六年级数学趣题:巧填妙算(二)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5
2012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卷(六)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2)
2011宁波市江东区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模拟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易错题(应用题)
人教新课标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试题
小学毕业班试题: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测试卷
山西运城蓝海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2
六年级数学试题:《最短路线》的相关练习题
小学毕业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二
小学毕业数学判断题专项练习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第一单元试卷
(沪教版)2011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之余数问题练习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1)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8
江苏省楚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
2012年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卷(四)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