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反思这节课我采用猜想验证总结练习的教学结构,让学生动手猜一猜,量一量,比一比,拼一拼的方法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再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比较,体会相互之间的联系。
首先、创设学生学习的情景,变数学课堂为活动的场所。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本节课一系列活动的设计给了学生充足的用眼看、用手做、用嘴说、用脑想的时间和空间,量、折、拼每项活动时间都能保证三至五分钟左右,这样就使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时效性。再看每项活动的过程,教师把活动要求交待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最大限度地活动余地,使学生能尽情地表现、发展自己,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了新知;当学生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来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特征时,学生的认识己产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理性概念。
其次、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验证、合作交流的平台。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我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在整个课堂中,动手操作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去体验、感悟、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且在动手实践前,首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再进行探索验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
最后、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应该仅仅获得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我将验证图形特征所采用的方法定位为这节课的重点。一开始就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研究长方形的边和角,在学生得出长方形的特征后,紧接着小结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然后放手让学生利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在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时,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回顾方法,无法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拼一拼中,特别是把16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大长方形时,学生拼成许多小长方形,预设与生成无法吻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复习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11至20各数课件
2014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精讲练习练习十四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探索规律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七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第三课时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解决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得数是8的加法和8减几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问题解决第三课时课件
2014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整理与复习第二课时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小数混合运算第四课时课件
2014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小数混合运算第二课时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课件
2013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三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九课件
2014新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第三课时课件
2013新版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十二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复习一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0的加减法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问题解决第二课时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第四课时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整理与复习第一课时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问题解决第一课时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小数混合运算第一课时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六课件
2014年西师版五年级上册图形的旋转第一课时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复习二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左右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