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再认识》教后反思_心得交流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分数的再认识》教后反思
首页>教学经验>心得交流>《分数的再认识》教后反思

《分数的再认识》教后反思

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分数的再认识》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分数的再认识》教后反思每学期学校都安排家长开放日,这学期是我第2次讲开放课,我根据我们学习的进度,选择了《分数的再认识》这节课,讲之前,我细读了教参,领会教学目的,又结合学生的程度,我认为:《分数的再认识》不是初步认识整体1,而是对整体1的再认识。此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和现在预习的基础上已经懂得出了可以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只是学生对整体1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还感受不到整体1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所以,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感受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体验到同样拿出相同整体1的几分之几,但是由于整体1不同,拿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整体1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描述出整体1的大小。这样学生会深刻的体会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丰富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而达到对分数再认识的目的。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体会到分数单位1的重要性,我设计了3个活动:

活动一:拿水笔

这个活动是盒子是密封的,不知道盒子里面装几支?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他们拿出的支数不一样多?一支是1支,一支是2支,一支是3支,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让学生感受相同的分数,对应的不同的整体,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

而后,让学生当小雷锋,解决问题,课件展示2个实例,1个是阅读的页数和为灾区捐款的钱数,来感受相同的分数,对应的不同的整体,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不一样。[=小 学教学 设 计网_www.xxJxsj,Cn_}

活动二:摆小棒

这个活动占的课堂时间较短,这个环节还是让学生感受、实操,既让学生感受知识,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三:分糖果

这一环节把课堂气氛拉到了高潮,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很高,我说:答对了,糖果拿走,答错了,糖果留下,知识带走!孩子一听争先恐后的要发言,气氛很好,教学效果也很好,这一环节,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考察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总之,通过3个活动,我将操作与交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的思考,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分数的相对性。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通过比较,你们认为单位1表示的数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里应该体现教师的作用!整个教学内容,我用了 30分钟,也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在剩下的时间内,进行一些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感受到分数对应的整体1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理解数学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