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听数学录像课心得体会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听数学录像课心得体会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学数学校本教学研讨活动,其中有几节录像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动中各位专家的精彩点评,使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通过活动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应用题和解决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原来我一直认为应用题和解决问题是一回事,只不过是换个名称而已。听了专家的点评,我终于明白二者不光是名称的改变,而且有质的区别。应用题关注的是它的结构,重点要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正确地列式;解决问题关注的是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后,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的艺术,不是传授而是激发和唤醒,所以老师要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材料,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一课中,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团体操,列方阵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问题处处存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接下来的数学教学进行了情感铺垫。
三、注重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思考,让学生享受数学的乐趣。
新课改革中强调,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变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引导者。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只作恰如其分的点拨,并未一问一答的大包大揽。创设自由、和谐地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
四、教师的激励到位。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说的真好你真棒你的方法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五、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1.正确处理好了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关系,也就是说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2 小组合作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恰到好处
什么时间合作学习?必须在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时,几位教师都做到了这一点。
3合作学习一定要有时间作保证
合作学习的过程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广泛的空间,这样对问题的理解才能深入、到位
六.练习设计有层次性
练习设计重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不断发展。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所以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不同水平的题目,将数学思考融入到不同层次的练习者,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能解决这一类简单的实际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总之,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感触,感触最深的就是觉得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师个人教学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一)》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单元综合练习》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平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二)》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工作小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奥运中的数学》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三)》数学教案
2019春季学期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旋转》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猜数游戏》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星期日的安排》数学教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备课组教学总结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案
2018——2019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备课组教学总结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乘法(一)》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解方程(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折纸》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方程》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生日》数学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展开与折叠》数学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