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三角形内角和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的一节探索与发现课,使学生在学习了三角形的特征、高以及三角形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三个角的关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课堂上我围绕以下几点去完成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营造研究氛围。
怎样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使学生有兴趣去研究三角形内角的和呢?为此我抛出大、小两个三角形争吵的情境,让学生评判谁说的对?为什么争吵?导入课引出研究问题。三角形的内角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起探究活动。我在导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时,没有按课前设计的进行,学生直接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我本身却没有顺势进行引导,直接抛出研究三角形内角和这一任务,更巧妙的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0入手。这一处成为本节课最大的失误。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是否任何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如何验证,这正是小组合作的契机。通过小组内交流,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验证,可以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然后再小组汇报研究结果以及存在问题。例如,有些小组的学生量出内角和的度数要高于180或低于180,先让学生说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三、练习设计,由易到难。
研究是为了应用,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第二层练习是判断题,让学生应用结论检验语言的严密性。第三层练习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练习设计提问体现开放性,你还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计算结果运用已有经验去判断思索。
四、教学中存在不足。
在教学中,由于我对学生了解的不够充分,没有很好的电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另外的原因是教师本身语言枯燥,过渡语设计的不够精彩,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应引起重视。在设计教案时要了解学生,深入教材,精心设计。
必备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人教版)
2016-2017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计划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年级口算题:两位数减十位上的数
2017小升初数学复习人民币单位换算公式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一年级口算题:两位数减一位数
2017小学一年级寒假数学日记400字
精选2017年一年级寒假数学日记300字
教学心得 融入生活----汲取数学语言训练的营养液
必备2017年小升初数学模拟题(附答案)
一年级口算题:整十数加一位数
苏教版高三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备考知识点总结
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2016年)
2017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科)
2017小学一年级寒假数学日记范文
一年级口算题:两位数减个位上的数
备战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2016年)
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题及参考答案(人教版)
一年级口算题:两位数减整十数
2017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和差倍问题公式
教师教研论文 浅谈中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必备的五年级数学数学广角期末复习要点:上学期
苏教版高三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基本不等式知识点
苏教版高三数学上册知识点: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2017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6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题(苏教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